第(2/3)頁 “劉郡守恢復了庠序,自然是極好的,但據說現在也是困難重重,尤其經師不足,給他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這有何難?” 蔡邕同樣聽了羊耽的描述,早已想好了對策:“只要豎碑儀式結束,我蔡邕立刻幫忙聯絡一些士族,由他們派遣族中子弟前往傳道授業即可。” “不過是一些庠序的孩子而已,年齡大都不會超過十歲,這些士族子弟必定可以滿足,我想兗州各大士族多少還是要給我點薄面的。” “那是自然。” 邊讓肯定地點了點頭,訕笑一聲道:“當然,劉郡守也在想辦法,他此前親自去了一趟青州,據說想要邀請鄭老來東郡合作辦學。” “哦?” 蔡邕聞聽此言,驚詫不已:“邀請鄭老來東郡辦學?” 邊讓頷首,肯定地道:“嗯,沒錯。” 蔡邕愈發詫異:“那鄭老如何說?” 邊讓回答:“鄭老暫時沒有答應,不過卻說要來東郡瞧瞧。” 嘶—! 蔡邕倒抽一口涼氣,眸中駭然更盛:“好一個劉鑠,還真是敢想敢做敢當的錚錚漢子吶,竟然把手伸到鄭老那里了。” “鄭老既然答應來東郡瞧瞧,或許他已經被劉郡守的真誠打動,康成書院若是能遷徙至東郡,數干名弟子在,何愁沒有庠序的經師。” 邊讓頷首點頭,輕聲道:“道理自然是如此,不過咱們不能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鄭老身上,若是鄭老不答應,難不成庠序便不辦了?” “況且!” 言至于此,邊讓再次強調道:“庠序只是開始而已,劉郡守接下來還要恢復學校,據說對標的便是雒陽里的太學。” “太學?” 蔡邕聽得心驚,忍不住驚嘆道:“劉郡守野心可真大啊。” 邊讓笑了笑:“沒錯,他的野心的確大,但卻令人極其敬佩,我邊讓依舊如前,愿意竭盡所能,幫助劉郡守完成此宏圖偉業。” 蔡邕捏著頜下一縷胡須,饒有興致地點點頭:“若是別的諸侯如此,蔡某必定不信,可既然是劉郡守要辦此事,或許當真可行。” “我蔡邕沒有別的本事,但如果能夠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幫助劉郡守完成此宏圖偉業,同樣會在所不惜。” “太好了!” 邊讓循循善誘至此,終于得到了蔡邕肯定的回答。 他幾乎沒有絲毫的猶豫,張嘴便道:“蔡大家,劉郡守現在的確需要您的幫助,不知您可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