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主公,咱們的債券全部買完了。” 儒林集會后,劉鑠返回郡守府,荀彧趕來匯報道:“預計售賣六十萬石,最終售賣七十四萬石,如此一來,不僅軍需、俸祿、學校可以滿足,老百姓亦可滿足。” “好。” 劉鑠對此極其滿意,鄭重點點頭:“我本以為兗州士族可能不會接受這種模式,但他們比我想象中開明許多。” “原本我還準備坑劉岱一些糧草,但眼瞅著債券不夠賣,便也沒有朝這方面使勁,算是極大的超出了預期。” 按照劉鑠此前的計劃,如果債券賣不出去,亦或者銷售達不到要求,那么他會趁此機會,把劉岱架在道德的制高點處烤,逼他購買一部分糧草。 當然,劉岱此人不同不傻,即便被逼無奈,也不會購買太多,甚至有可能在后期交割時賴賬,因此不到萬不得已,劉鑠不準備對劉岱下手。 東郡債券的銷售比預期中火爆太多,兗州士族爭相購買,甚至某些士族還在為購買不到糧草而氣惱,既如此,便不必對劉岱動手。 “是啊!” 即便是荀彧本人,也沒有想到債券的銷售,竟然如此火爆:“屬下得知主公邀請劉岱參加儒林集會時,便已經預料到主公的想法。” “但兗州士族的情況,依舊超出了我等預料。” “主公。” 言至于此,荀彧揖了一揖,輕聲道:“屬下以為,咱們的債券以后可以多發,從兗州士族反饋的情況來看,他們有意將債券當作五銖錢使用。” “咱們今年發行的是糧食型債券,如果來年不缺糧食,可以發行五銖錢債券,如此一來,必然使得東郡、陳留境內的商貿,愈加頻繁、通暢。” “尤其是今年,仲德在陳留招商引資,商賈活動必定極其頻繁,涉及到某些建材生意,動則便是十余萬錢,亦或者數十萬錢,運送起來極其不方便。” “若是能有五銖錢債券,相當于商賈把錢寄存在主公這里,主公只需要給予一定利息,便可令商賈活動愈加頻繁。” “......” 荀彧還真是個奇才,竟然已經聯想到了貨幣功能。 劉鑠仔細聽著荀彧的分析,雖然某些解讀比較幼稚,但至少證明方向是正確的。 “文若。” “在。” “這些想法,可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某些是。” 荀彧倒也沒有遮掩,欠身拱手,如實回答:“但某些想法,是在與商賈的日常溝通中,受其啟發,才有的想法。” “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