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兼職是干不成事的! 這是劉鑠在企業中打拼多年,最終得出的經驗。 畢竟,人的精力是極其有限的,你在主業上花費大量的精力,又怎么能兼顧得了副職,副職上沒有大量投入精力,自然會逐漸凋零。 顯然! 大漢的教育事業就是這樣逐漸被荒廢的。 即便現有的架構比較齊全,但能夠落實下去的很少,因為沒有人將精力放在這件事情上,這個職務充其量只是能吃點空餉而已。 或許,也正是因為官家的不重視,才會令漢未的私學之風盛行,規模竟遠遠超過了官學,不過教學質量也超過了官學。 如今,劉鑠好不容易把庠、序的架子撐了起來,自然要好生愛護,要有專職的官員來負責教育、官府的銜接,比如講席俸祿的發放、庠序教學環境的改善等。 劉鑠思來想去,想要把這件事真正搞起來,必須是一個熱愛教學的人才行,蔡邕、鄭玄等人年紀太大,不到四十歲的邊讓,最合適不過。 況且! 邊讓在東郡辦學這件事中,也出了很大的力,讓他做這件事,至少在劉鑠的心里,是非常合適的人選。 “當然!” 劉鑠給予最肯定的回答,目光落在邊讓身上:“文禮兄,這件事非你莫屬不可,讓別人來做,我個人可不放心。” “只是不知......” 劉鑠再次試探性詢問道:“文禮兄可愿意否?” 邊讓皺著眉,一時間感覺有些恍惚:“這......” 蔡邕立刻勸諫道:“文禮,這件事的確需要一個信得過的人來做,我們這些老家伙只想教書育人,至于官府方面的事情,還得交由你來。” “沒錯!” 又有荀爽極其肯定地點點頭:“官學想要做好,專職的官員極其重要,我們已經年老,體力、精力難以勝任,還得是文禮你來。” “以后啊,多幫官學申請一些錢,修建庠、序的學舍,未來還有學、校的學舍,以后不僅要有東郡書院,更要有陳留、潁川等書院。” “文禮!” 荀爽興奮地拍了拍對方肩膀,意味深長地道:“你身上的擔子,可不輕吶!” 即便是鄭玄,也肯定地點點頭,對此深表贊同道:“咱們相處時間雖然不長,但對文禮的人品、才學,老朽亦感敬佩。” “由你在官府中擔任相應官職,相信子明心中宏偉的教育事業,才真正有可能實現,至于你的位置,老朽自會尋人補上,你安心即可。” ...... 見眾人紛紛表示贊同,邊讓便也沒有再猶豫,當即欠身拱手:“既然大家如此信任在下,那么在下便當仁不讓,接下這份差事了。” “哈哈!” 劉鑠聞言大喜,仰天哈哈一聲:“好!能得文禮兄相助,何愁不能將教化推行至全天下,從今往后,便由你來擔任成均長。” 成均:相傳為遠古堯舜時的學校。 《周禮·春官·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 鄭玄自然聽出了其中寓意,頷首點頭,稱贊道:“好一個成均,足見子明對此事的重視,當初老朽遷徙書院至此,果然沒有選錯。” 蔡邕同樣明白其意,捻須言道:“文禮啊,你可不能辜負子明對你的期望,他是希望你能將教育事業廣大,真正做到利國利民。” 邊讓恩的一聲點點頭,旋即拱手作揖:“諸位放心,在下必定竭盡全力,不負爾等對在下的期望。” “哈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