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東王的尸首,至今無人收殮。你說天王假仁假義地把四子過繼給東王,誰知真假?我倒聽敗兵說過,城內(nèi)已經(jīng)完了,天王死了,東王死了,北王也死了。 “只有你們天王府還在僥幸支撐,又招致燕賊進京。燕賊帶兵血洗東王府,你們卻把他奉為救星,是何居心?不殺燕賊,我們東殿不服!” 革命軍一直與太平軍保持距離。此時,李銳卻一口一個東殿,仿佛革命軍就是東殿部隊一樣。 李春發(fā)不敢駁斥李銳,卻也萬萬不敢放革命軍入城。天京事變,諸王火并,死得只剩王胡以晄、燕王秦日綱。 胡以晄一向明哲保身,從不爭權(quán),遠離政治是非。這次天京事變,他拒絕站隊,也不進城,專心在城外與清軍打仗,好歹擋住了清軍的反擊。 現(xiàn)在,天京城內(nèi)亂成了一鍋粥。胡以晄仍然心存疑忌,既不派兵勤王,也不理會天王府的詔令。 秦日綱雖沒什么頭腦,好歹對天王忠心耿耿。只要是天王府的詔令,他都堅決執(zhí)行。遍觀天京城內(nèi)外的太平軍,也只有秦日綱可恃倚靠了。 現(xiàn)在,革命軍卻要求誅殺秦日綱。這種自毀長城的事,擱誰也不敢答應(yīng)。李春發(fā)假裝天王還活著,小心說道: “大帥所要求的,小人實在無權(quán)答應(yīng)。且容我回到天王府,先稟告天王,再給大帥回信。在此之前,還請大帥下令停火,不要自相殘殺,令親者痛仇者快。” 李銳冷冷說道:“我倒聽說,韋昌輝的叛軍已經(jīng)殺死了天王。你說要回去稟告天王,不知是老天王還是幼天王?還是蒙得恩? “秦日綱附逆韋昌輝,手上沾滿了東殿的鮮血。不說越王要殺他,各地東殿大將也饒不了他。如今,越王數(shù)十萬靖難大軍,不日就要開抵天京城下。 “你們不要指望秦日綱了。你回去告訴蒙得恩,讓他認清形勢,趁早交出各座城門。不然,等靖難大軍兵臨城下了,你們可就被動了。” 李春發(fā)被人看出了底牌,心生恐懼,額頭直冒冷汗。 天要塌了。李春發(fā)失魂落魄,頭腦一片混沌。他帶著韋昌輝的頭顱,離開了革命軍,向城外各處太平軍傳示“北奸狗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