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平叛-《1850再造中華》
第(1/3)頁
陳承瑢到了潛山縣,段立剛甚是禮遇,反而勸說陳承瑢入伙。他仍稱陳承瑢為佐天侯,說道:“佐天侯大人,楊烜聲稱是東王兄弟,既不信教,也非平在山老兄弟,卻僭稱皇帝,實乃我天國之大敵。
“佐天侯為東王生前第一謀士,又是天國百官之長,何不隨我一起起事?有您主持大局,東殿各部一定會群起響應(yīng)。咱們再造天國,以慰東王在天之靈,豈不快哉?”
陳承瑢已經(jīng)見識到革命軍兵馬之強壯,自知段立剛這種小嘍啰決非林啟榮對手。他苦笑道:
“老弟,識時務(wù)者為俊杰。天京事變,諸王相殺,足見什么拜上帝會,什么天父天兄天王,全都是無稽之談。大亂之后,人心思定。
“楊烜建號稱帝,各地太平軍多有上表請降者。楊烜多有封賞,太平軍亦欣然樂從。老弟,回頭是岸,若你肯投降,我愿犯顏直諫,為老弟說情。”
陳承瑢的話言過其實,段立剛也略知一二。各地太平軍投降帝國后,大多僅獲一個軍銜和委任狀。賞賜更談不上,只有少量象征性的軍火,且需要太平軍花錢購買。
段立剛冷笑道:“兄弟我只知道,東王對我有知遇之恩,我只效忠東王一人。楊烜攻占天京,雖為東王報仇,卻也鳩占鵲巢,實乃天國公敵。我段立剛雖然不才,卻也是錚錚鐵骨,就算戰(zhàn)死,也決不投降楊烜。”
段立剛敢于拒絕陳承瑢的勸降,也并非狂妄無備。他以潛山為根據(jù)地,而潛山地居安慶西北,附近便是大別山脈。萬一革命軍興兵過來討伐,萬一不敵革命軍,段立剛可以撤入大別山區(qū)。
對付段立剛這樣的跳梁小丑,自然無需革全軍勞師遠征。林啟榮受命西進武昌,在安慶短暫停留,召集沿江太平軍集會。
期間,林啟榮令騎兵連連長范汝增挑選了八十名精騎,前往殲滅叛軍。
海軍陸戰(zhàn)隊多以戰(zhàn)船為載具,卻需要登陸作戰(zhàn)。因此,陸戰(zhàn)隊同樣編有騎兵,一個聯(lián)隊兩千多人,編有一支一百二十人的騎兵連。
范汝增時年十五歲,廣西人,原是李秀成的部下。他驍勇善戰(zhàn),由士卒提拔為軍官,轉(zhuǎn)入海軍陸戰(zhàn)隊服役。
(歷史上,范汝增出身于太平軍童子兵,是太平軍后期名將。太平天國覆亡后,范汝增加入捻軍,在高樓寨之戰(zhàn)中斬殺滿清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
范汝增只帶了八十名輕騎,先乘船從長江溯入皖河,沿皖河直至潛山縣境內(nèi)。之后,他偽裝成捻子,出其不意地出現(xiàn)在潛山城下,聲稱要投奔段立剛。
段立剛在潛山舉事后,前來歸附的太平軍并不多,只有區(qū)區(qū)千余人,多為流離失所的流民。騎兵是當時的機動部隊,范汝增率領(lǐng)一百騎兵來歸,段立剛十分高興。
來潛山之前,段立剛本是東殿尚書,一直在東王府做文官,對兵事不熟。他見范汝增的騎兵參差不齊,只攜帶了刀矛弓箭等冷兵器,打扮與普通捻子相似,便放下心來。
為以防萬一,段立剛要求范汝增只帶兩個隨從入城。范汝增佯怒,說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溪县|
浙江省|
鄂温|
宣武区|
长岭县|
前郭尔|
雷州市|
信宜市|
白山市|
师宗县|
衡阳县|
阳信县|
长丰县|
外汇|
上犹县|
且末县|
绥化市|
高雄市|
临西县|
大同市|
浦城县|
任丘市|
高邑县|
吉隆县|
长沙县|
邯郸县|
邢台县|
乐山市|
肃宁县|
保靖县|
黔江区|
莱芜市|
和林格尔县|
盐城市|
台东市|
满洲里市|
西安市|
克东县|
永春县|
双峰县|
定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