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好友相見,又是在異國他鄉,胡雪巖和古應春都十分激動。但眼下兩人擔負著極大的生意,略作寒暄,就進入了正題。 古應春開門見山,說道:“鹿兒島位于日本最西南,是日本強藩薩摩藩的領地,藩主為島津齊彬。島津齊彬喜好西學,以楊烜為榜樣,試圖把薩摩藩建成為中國的廣州。 “我在日本游歷了兩個多月,覺得薩摩藩朝氣勃勃,值得我們與之結交。船上的軍火,不妨賣一部分給島津氏。 “至于兌換白銀,則另有其人。有個名叫住友政三的商人,是住友家族派往薩摩藩的得力干將。我與他頗為投機,他也極愿意幫我們兌換白銀。” 胡雪巖見多識廣,自然看不上人口稀少、土地貧瘠的薩摩藩。他在杭州長大,杭州是座擁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市。而整個薩摩摩,人口不超過六十萬,失去琉球后,薩摩藩財政惡化,實力更受削弱。 不過,這些先入為主的印象,顯然不如古應春的實地走訪來得真切。 胡雪巖信任古應春,說道:“老古,我還計劃下南洋,不能在日本停留很多時間。你是我多年的朋友,又熟悉洋務,在日本下了很大功夫。 “你在日本的經歷,你對日本的判斷,我是深信不疑的。我們做生意,一是為了賺錢,二是為了交朋友。你若覺得薩摩藩、住友氏值得深交,咱們就先在這兒干一票。” 古應春很受鼓舞,說道:“薩摩藩雖然體量很小,卻自古投身海上貿易,海軍人才很多。薩摩武士積極學習西學,表現出很強的求知欲,實非顢頇無能的滿清官員所能比。” 胡雪巖卻有些不以為然,薩摩藩再強,也只是個日本小藩,連杭州城都比不了。但他初來日本,不便反駁古應春。 古應春接著談起住友政三,說道:“住友家族是日本數一數二的財閥,與皇室關系緊密。住友家以銅礦起家,壟斷了日本的銅礦資源,發明了從粗銅中提煉銀礦的方法。 “日本開埠通商以后,國內開放礦藏的呼聲漸高。用不了多久,住友家族就會失去對銅礦的壟斷權。因此,他們正在積極尋求轉型。這位住友政三,是個值得深交的合作伙伴。” 胡雪巖與古應春一合計,決定先在薩摩藩試一下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