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平復皖北-《1850再造中華》
第(2/3)頁
北伐軍在六合縣損失丞相一名、統制四名,就連楊秀清心腹愛將黃益蕓也戰死。朱錫錕、林紹璋率殘部退往滁州。
太平軍的說法是:
楊秀清命命令朱錫琨與黃益蕓統軍,支援北伐,算是北伐軍的援軍。朱錫琨從浦口登陸后,走錯路誤入六合縣,宿營城外。二更時分,營中失火,引發火藥爆炸,將士死傷過半。
朱錫琨、林紹璋從大火中沖出,僥幸逃得性命。其中,朱錫琨率部追上北伐軍,林紹璋則引軍撤回天京。后來,東殿大將在北伐戰場上凋零殆盡,楊秀清想起了林紹璋,對他委以重任,最終釀成湘潭之敗。
不管怎么說,太平軍在六合縣遭遇了重大損失。清廷聞訊大喜,升溫紹原為江寧知府。太平軍則對溫紹原恨之入骨,屢次圍攻六合,都被溫紹原擊敗。
六合位于江北,屬于江寧府,距南京不到百里路程。太平軍兵馬動輒數十萬,卻連一個小小的六合縣都攻不下,足見溫紹原的本事。
步一師經略蘇北時,順利攻下六合縣,逼降溫紹原。師長楊田愛惜人才,把溫紹原羅致軍中,授以參謀之職。
溫紹原在六合任職多年,是湖北江夏人(今武昌),對蘇北、皖北、武昌的情況很熟悉。這次西征,楊田對他很是倚重。
溫紹原侃侃而談,說道:“要想破局皖北,就得剿撫并用。區分清軍、團練、捻軍,根據實際情形,或剿或撫。
“清朝方面,在皖北有勝保、翁同書、袁甲三等大臣,彼此不服。勝保為欽差大臣,地位最尊,但此人志大才疏,囂張狂悖,目中無人,剛愎自用,與袁甲三、翁同書面和心不和。
“勝保為滿人,蘇完瓜爾佳氏,雄傲一時,手下有不少滿洲馬隊。他是滿人將領中少有的能員,很受咸豐的寵信,不大可能投降我軍。
“步一師在皖北,要優先打擊勝保。勝保的馬隊,是皖北清軍的支柱。勝保一倒臺,皖北清軍就會崩潰,局勢將為之一變。
“翁同書是安徽巡撫,駐節廬州。常熟翁氏是個大族,翁同書的父親翁心存,在清廷中擔任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充上書房總師傅,很得咸豐寵信。
“翁家詩書清貴,翁同書文章做得好,字寫得好,卻根本不是當巡撫的料,更不能應付皖北這樣錯綜復雜的局勢。眼下,他正為苗沛霖的事大傷腦筋?!?
苗沛霖以團練起家,事實上割據一方,官府莫敢過問。這兩年,革命軍攻占蘇浙,太平軍退出皖北。苗沛霖則趁機接受欽差大臣勝保的招安,被保舉為總兵。
苗沛霖居心叵測,在皖北招兵買馬,逐漸坐大,壽州、蒙城等十幾個州縣,已經成為苗沛霖的地盤。當地的清朝官吏宛如苗沛霖的屬吏。
苗沛霖不臣之心漸顯,把“淮南稱王”掛在嘴邊,確立了“高筑墻、廣聚糧、先滅賊、后稱王”的方針。
翁同書身為巡撫,既不能節制苗沛霖,也不敢惹怒苗沛霖,只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和县|
闸北区|
西乌|
赣州市|
成都市|
鹤庆县|
安龙县|
孝昌县|
铁岭市|
北辰区|
清远市|
长寿区|
黄冈市|
和龙市|
靖宇县|
工布江达县|
周至县|
卫辉市|
涟水县|
库车县|
祁东县|
历史|
宜城市|
泰州市|
隆德县|
井研县|
土默特左旗|
伊宁市|
民县|
杭锦旗|
平度市|
西充县|
八宿县|
宽甸|
汉沽区|
兰州市|
台东市|
泽州县|
汾阳市|
奉新县|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