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挖眼睛-《大遂寧》
第(2/3)頁
“謝您關照。”
相遂寧語氣不熱烈,聽上去冷冰冰的,相嫣也沒好氣色:“一會兒各燒各的香,燒完了香在大門口匯合,還是同坐馬車回去,免得讓人家看笑話。”
相嫣長大了,竟然知道籌謀這些。
既然她籌謀一場,那都依她。
上了香,再看看寂光寺的風景,便早早的回去,免得多生事端。
寂光寺門前已經停了七八輛寶蓋馬車,三五個婦人站在山門前閑聊,三三兩兩的貴女抱著團說話,皆是熱絡的模樣,又有各家的丫鬟抱著供奉的東西跟在后頭,小廝們牽著馬,悠閑的坐在車架上等待。
日頭即將升到寂光寺的房頂了。
寂光寺幾座金頂的房舍多了一份金光。
下了馬車,走上五六級臺階,便到了山門前,一扇青木大門已經打開,或許是天長日久,經歷風吹日曬,霜打雨浸,青木大門已經脫了往日顏色,顯得有些陳舊,這陳舊的青木大門一開,寺里的鐘聲更顯得厚重。
從大門進去,是一座三層木梯四四方方的房子,房子門口懸著五彩綢布,綢布后面,供奉的是普賢菩薩。
一個貴婦穿戴的婦人跪在蒲團上,嘴里念念有聲。
正房左右又有三級臺階,沿著臺階上去,左右各兩間房子。左邊一間供奉的是財神,右邊一間供奉的是文殊菩薩。
再上十來級臺階,便來到一處開闊的平臺上,平臺上擺著一個長形香爐,爐里插著半人高的香,香火旺盛,大開的一間房門,遠遠便能看到鍍了金身的觀音娘娘。
再上去,又有幾間房舍,又是幾級臺階。
相遂寧跟相嫣在平臺上停下來,等前面的人拜完了菩薩,相遂寧抬腳進門,跪在觀音娘娘的腳下。
相嫣左顧右盼。
僧人敲了敲木魚,嘴里念著佛語。
相遂寧把隨身帶的一兩銀子投進善箱里,又接過明珠遞過來的香,莊重的插到菩薩面前的香爐中,而后跪在蒲團上,磕了三個頭。
相嫣只是呆站在那兒,扭頭看著外面。
春魚不禁小聲提醒:“三姑娘......三姑娘,該上香了。”
經人提醒,相嫣才回過神來,敷衍的在蒲團上一跪,還沒等僧人念完,便站了起來,仔細的抖了抖自己的裙子,生怕裙子多了一絲不平整。
“三姑娘還未上香。”春魚又提醒她。
“真是麻煩。”相嫣懶洋洋的接過春魚遞上來的檀香,隨便在香爐里一插,扭頭便出了門。
相遂寧還跪在蒲團上,雖然她對寂光寺是否那么靈驗不敢心存奢望,祖母的眼睛能不能好還是兩說,可既然來了,又見到了大慈大悲的菩薩,她愿意多跪一會兒,至少,心里是希望祖母好的,菩薩保佑吧。
相遂寧不過才跪了一會兒,出門時,已經不見了相嫣的蹤影。
寂光寺漸漸熱鬧起來,木魚聲,僧人誦經聲,香客拜佛聲,不絕于耳,又有貴女拾階而上,一路觀看山寺風景,兩三個僧人從山下挑了水來,挑水的擔子“吱吱呀呀”的響,木桶里的水灑出來一些,綠了寺里小路,小路夾縫里長出來的野菜被水滋潤,越發的綠了。
沿著僧人挑水進來的小門,便是寂光寺的后門了,邁進后門,是一片山地,山上是一片塔林,是埋葬僧眾的地方,鮮有人至,僧人每每挑水經過,也是匆匆而行。
寺里種了幾棵皂角樹,這些皂角樹,據說有五百年的歷史,甚至比寂光寺的歷史都要久,因為樹齡長,所以結出的皂角又黑又長。
相遂寧站在樹下抬頭看,日光透過皂角樹落下來,一縷一縷的光芒,像是金錢那么明晃晃的。
舊年的皂角還堆在樹下,硬梆梆的,撿起來一個搖一搖,皂角便發出“嘩嘩”的響聲。
僧人挑水時打開了后門,相嫣裝作散步的樣子,偷偷的溜了進去。
為免有人誤闖,她留了春魚在后門守著。
不一會兒,便有一個穿金色袍子的人帶著小廝過去了。
那人很胖,走到后門時故意回頭看了看,似有警惕,這一回頭相遂寧看清了他的臉,是郭鐋。
相嫣出來是見郭鐋。
相遂寧不知相嫣這是第幾次跟郭鐋在這里幽會,若說頭一回,倒像是輕車熟路的,知道后門人少,知道僧人挑水的時間,知道派春魚在后門守著。
后山寂靜,此時只有相嫣跟郭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平市|
临西县|
陆良县|
乐亭县|
万荣县|
云龙县|
饶平县|
新竹市|
封丘县|
东乡族自治县|
梁河县|
通道|
宝清县|
康平县|
千阳县|
平塘县|
都匀市|
澎湖县|
靖州|
宣化县|
清流县|
钟山县|
安阳县|
内黄县|
永定县|
古田县|
淮北市|
合作市|
赤城县|
台湾省|
伽师县|
黎川县|
通州区|
金阳县|
胶南市|
客服|
赞皇县|
澄江县|
南靖县|
西青区|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