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送葬-《大遂寧》
第(1/3)頁
茲事體大。
相遂寧拔腿就走,腰間明綠綬帶像水草一樣飄擺起來。
馬車飛馳,車輪滾滾。
樓宇后墜,河水湯湯。
淺紫色的梧桐花開敗了,后半夜離開枝頭,跌落在青石板上,軟軟地躺著不動了。漸漸的,梧桐花就埋了人的腳踝,走過去,鞋子都是香的。
行人避讓不及,踩著梧桐花壓過去,淺紫色的梧桐花便粘在鞋底,擠出一股渾濁的汁水,再不復當初鮮艷明媚的顏色。
人死了,也跟這梧桐花一樣,凋謝化泥,灰飛煙滅。
烈日炎炎,尸首不易存放。
便是易于存放,八喜公公可能也等不及了。
他已經露出馬腳,親自去刺殺鄭仵作了。
相遂寧隱隱覺得,八喜要做什么出格的事。
果然馬車還未停穩,就見送葬的隊伍從常府里出來了,送葬的隊伍長長的一條,像蛇,像一股水,白生生的,順著常府的門檻,就溢了出來。
男的戴著白帽,腰系白色帶子,女的穿白袍,鬢邊插滿白花。紙人紙馬,童男童女,金銀元寶,用筐子裝著,滿滿裝了十來筐。
禮部派了兩個人,一路跟隨,或是舉喪,或是喊禮。
請的是青城最好的嗩吶班子,嗩吶聲直沖云霄,凄涼又婉轉。
八喜舉著幡兒,眼睛紅紅,低著頭走在前頭。
民間送葬,前頭走的,多半是傳宗接代之人,比如死者的兒子,孫子之類。等下葬的時候,前頭的人可是要舉幡摔盆的。
八喜站在這個位置上,可想而知,當初常公公多么疼他,幾乎是將他當兒子對待。
八喜的后面,是常府那幾個伺候的半大孩子并幾個小廝,抓著冥紙撒入空中,一邊走一邊撒,經過之處,地都白了。
再后面,是幾個穿灰袍敲木魚的和尚,敲著木魚,嘴里又念念有詞。
這是宣國皇家寺院里的和尚,若非禮部張羅,他們豈肯輕易為一個公公祝禱?可見皇帝對常公公的重視。
和尚后頭,跟著素日跟常公公有些交情的人,或是一些遠房小輩,都是哀戚的模樣。
常公公躺的那口棺材,自然用料珍貴,抬棺的一共十六個人,身強力壯,棺材抬的很穩,棺材上蓋的那塊繡布,更是華美異常。
繡布以白色打底,柔滑光潔,上頭繡著山川河流,亭臺樓閣。又有嬉鬧的孩童,豐收的稻田,還有天上的月宮,月中的嫦娥。白布底部,又繡著飛禽走獸,諸如云雀、戴勝、地龜、盤羊、雪兔、白鶴,或飛翔,或休憩,活靈活現,無一重復,所有絲線皆夾了銀線,所以看上去光彩奪目,雍容細膩。
最難得的是,白布的最上頭,不知用什么材料做了一些雜耍的人偶,有的頭頂蓋碗,有的肩扛石磙,有面容嬌羞的姑娘,也有風情萬種的娘子,這些人或立或蹲,或笑或嗔,眼神里透出來的神彩,不像是布偶,更像是縮小的真人,隨著抬棺人往上一舉,這些布偶竟還點頭搖手,跟活過來了一樣,這棺材上的場面,竟像是縮小版的天橋雜技場。
或許這樣,常公公地下不會寂寞吧。單這布的做工,青城就難找。
聽說舊時皇帝駕崩了,會蓋進貢來的陀羅尼經被,那經被是用羚羊的尾羽做成,又軟又輕,幾千只羚羊的尾羽才湊夠一條經被,又用金線在上頭織上經文,好些年也才能做出一床而已。
尋常人家比不得帝王,可常公公棺木上的這塊白布,也算是讓人開了眼界。
巷子兩旁已經守了不少人,大伙交頭接耳,探頭觀望。
要知道這送葬的場面并不多見,看上一回,也算長了見識。
加上常公公的死一波三折,大伙也都樂意看個熱鬧。
暑氣從墻根漫上來,裹著人的身子,一直漫到腰上,脖子上,頭上,弄得人汗浸浸的。
八喜斜眼看看眾人,默默的擠了兩行眼淚。
“那個領頭舉幡的,常公公待他如親兒子一般,那年的冬天,常公公去我們鋪子里買燒羊腿,我給用黃紙包了,常公公怕羊腿涼了不好吃,硬是把黃紙包塞入懷里暖著,后來才知道,就是給這個八喜帶的,那時候這八喜公公也才十來歲的樣子。”
“做太監的,大約都是家里窮的,不是說這八喜公公無父無母無人照管嗎?常公公倒疼他,我親眼見常公公帶他出宮買貨,他調皮,用彈弓打腫了常公公的臉皮,常公公面皮紫的跟茄子似的,反而不生氣,還夸八喜公公手上有力氣呢。天可憐見的,常公公也沒有白疼他一場,瞧瞧,八喜公公張羅常公公的后事很是用心呢,眼睛都熬紅了。”
八喜靜靜的聽著眾人的議論,眼睛偷偷地瞄了又瞄。
都是些尋常百姓,擠擠扛扛的,把巷子都圍滿了,那十六個抬棺的人,幾乎走不動。
八喜一擺手,兩個小廝快步上前給他開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江县|
新丰县|
赤城县|
陆良县|
秦皇岛市|
柳州市|
开远市|
泾川县|
顺义区|
古交市|
张北县|
旬阳县|
六枝特区|
白沙|
大洼县|
邯郸市|
大洼县|
紫云|
清涧县|
建水县|
社旗县|
元江|
洛南县|
长泰县|
巴里|
专栏|
阜新|
叶城县|
遵化市|
大埔区|
恩施市|
图木舒克市|
衡水市|
曲麻莱县|
广南县|
天长市|
陇川县|
繁峙县|
盈江县|
清水河县|
卢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