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孫縣長的話讓周冰怡意識到對方理解錯了,馬上解說道,“現(xiàn)在的問題不是鐵礦石,也不是生鐵,而是煉鋼與軋鋼。”這算李家鎮(zhèn)的一個現(xiàn)實吧,鋼鐵工業(yè)的各個部分沒有完成協(xié)調(diào)好,以前是生鐵跟不上需求,現(xiàn)在生鐵產(chǎn)量上去,煉鋼跟不上,連帶軋鋼也跟著被卡脖子。 孫縣長對具體情況不算了解,但是依然自信地說道,“我們對鋼鐵的需求越來越大,反正找我批點鋼材的人越來越多,前幾年還能外銷點生鐵,現(xiàn)在從省城運鋼材回來了。” “現(xiàn)在是建設步伐加快,對物資的消耗也只能有增無減,”周冰貽笑道,“我們需要輸入鋼鐵,可以出輸出糧食了。” 這話讓孫縣長相當認可,于是跑題了,馬上應道,“沒錯,水利工程搞得太好了,大批低產(chǎn)田變成高產(chǎn)田,還可以開墾大量的新田,即便每年有大量人口遷入,糧食一樣多得吃不完,大量輸出成了必然了。” 本文>-首發(fā)站點為:塔<讀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周冰怡卻說道,“還是條件不足,否則我們足建立一個糧食儲備系統(tǒng),把余糧起來。”回想一下,現(xiàn)代時空的儲備能力,他們幾乎談不上什么儲備糧,只因是沒有足夠的財力收購與儲備糧食。 孫縣長反而不解了,緩了一下,才問道:“我們村的糧食還不夠多嗎?”他不能大量儲備糧食的意義,也不認為現(xiàn)有的存糧少了。 “不夠,”周冰怡說道,“我們只是應急儲備,而不是戰(zhàn)略儲備,差得太遠了!” “那要存多少糧呢?”…… 中央派對于河西省督軍楊詩山早失去了信任,認為他成了叛徒,只因一時抽調(diào)不出兵力來對付他,才沒有直接下手,但是雙方的關系破裂,不再向其提供任何軍事或經(jīng)濟上援助。 楊詩山對于中央派的沒有什么憂心,不給軍火,可以自己造或者購買,反正軍火來源不缺,經(jīng)濟上也不怕,這幾年河西的經(jīng)濟發(fā)展不錯,稅收等增加不少,還不至于為沒錢發(fā)愁。 本來中央派想對河西省實行交通封鎖,可惜在外部勢力干涉之下,不了了之。西方列強對各派之間的爭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還有點傾向于中央派,但是絕對不允許什么隨意阻斷交通, 在一定程度上,中央派處于無計可施的狀態(tài),對此楊詩山相當?shù)貪M意,可是最近的消息也讓他感到憂心。第十五軍團明擺著有大的動作。 他不得不把宋秘書找來,討論一下,直言,“第15軍團的一個軍正在緩慢地南下,后果相當嚴重了。” 宋秘書也只是簡單地說道,“可能會讓河南局勢整個翻天。” 本書-首發(fā)>: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沒錯。”楊詩山說道,“河南的局勢本來就麻煩,革命黨第4軍團和第16軍團,一南一北形成了夾擊之勢,前者擁有已過8萬,后者也擁兵3萬,再加一個軍,可能達到6萬,一共14萬大軍。” 宋秘書心中是大喜,表面卻不能表現(xiàn)出來,只能應道,“中央派在河南的部隊不少于40萬,但是戰(zhàn)斗力不行,又缺少機動部隊,誰勝誰負難料。” 楊詩山說道,“中央派大體需要3倍于革命黨的兵力才行,1對1必敗。” 宋秘書想了一下,說道:“如果中央派不能盡快投入大批增援部隊,不至于十萬的規(guī)模,否則挽回不了局勢。” “這才是問題,”楊詩山說道,“對于普通人來說,對即將發(fā)生的大戰(zhàn)沒有什么直接的感覺,但是對許多高層人士不是什么秘密,中央派方面不會一無所知,但是想抽調(diào)這么多兵力,實在不容易。” 宋秘書說道,“我是想不出,有什么機動兵力可以抽調(diào)。” 這時楊詩山笑道,“只能拆東墻補西墻,那么南方的局勢又要惡化了。”說到這里,他突然停了一下,改口說道,“我們也得考慮一下自己的事情了。” “督軍有什么想法?”宋秘書說道,心中在期待他的真實想法。 楊詩山?jīng)]有說話,沉思了一下,說道,“我一只腳踏上了革命黨的大船,如果河南變天,那么另一只腳也只踏上去。” 宋秘書有點意外,試探性地問道,“只能這樣嗎?” 本書首發(fā):塔~讀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沒得選了,”楊詩山說道,“河南一旦變大,我再不用擔心中央派,繼續(xù)觀望就是敗筆,我也得考慮出兵參戰(zhàn)的問題。否則不用革命黨說什么,我的部隊都要嘩變。” 宋秘書表面上說道,“不可能吧?”實則心中卻是認可,現(xiàn)在革命黨在第17軍團中影響相當大,已經(jīng)控制了部分部隊,感嘆督軍也不是糊涂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