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江南制造局經(jīng)過王啟文的一系列清理后,對旅順制造局的訂單擠壓很厲害,有著充足實力的江南制造局經(jīng)過短暫調(diào)整幾乎能夠獨立供應(yīng)整個北洋海軍的火炮。 這也是旅順制造局拿出280mm火炮競爭的主要原因,他們想要拓展在陸軍中的業(yè)務(wù)。 這一次陸軍果斷將訂單交給他們后,旅順制造局也很快就拿出了他們的成品,一種類似克虜伯C92型的280mm12倍徑列車火炮。 這種火炮與明年要服役的C92幾乎完全一致,標準射程9900米,最大射程也達到了一萬多米,雖然稍有差距,但也是一款出色的火炮。 而更重要的是,這種火炮并不需要完全借助鐵路,關(guān)鍵時刻可以讓工程兵進行拆解,用馬車分別將火炮零件運抵需要的位置。 隨后用四天時間進行組裝和調(diào)試后,就可以使用,這樣可以在依克唐阿拒絕修鐵路的時候,將火炮運抵鴨綠江邊。 在之后的簡單測試以及實驗過后,這款火炮立即就被確定為鐵路炮兵的主要裝備,第一批裝備數(shù)量不變依舊是12門,但第二批次將上漲為20門。 陸軍相信,在這一門火炮入役之后,日軍將失去所有的火力優(yōu)勢,他們越過鴨綠江的可能將徹底的消失。 而除了新的武器裝備,陸軍還在大量的囤積彈藥,在得到額外的兩千萬兩撥款后,陸軍拿出了500萬兩用于儲存彈藥。 相比起戰(zhàn)時的歐洲來說這其實并不算多,但對清國來說已經(jīng)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巨款了,未來,這個數(shù)字還要進一步的增加。 這也說明,陸軍其實并不看好朝鮮的局勢,沒有信心僅靠自己就將日軍完全趕下海,而是考慮到了長時間的拉鋸戰(zhàn)。 陸海軍都在大批量的服役新式武器,同時開始嚴格保密,這讓日本越來越不安。 軍情局的工作卓有成效,日本人至今為止只知道北洋的工業(yè)能力遠在他們之上,但是絲毫不清楚陸軍以及海軍的裝備計劃。 日本陸軍為此和海軍又開始了爭吵,陸軍指責(zé)海軍是經(jīng)費小偷,將大量軍費拿走卻無法取得優(yōu)勢,讓陸軍火力完全無法與北洋相比。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