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啟文,今年的北洋軍費已經下來了,沒有一分錢的損耗,看來這戶部都是屬核桃的,要砸著吃?!? 在天津的直隸總督府中,李鴻章心情大好的給王啟文看了看經費入賬的報表,今年是1891年,光緒十七年。 歷史上那份讓翁師傅獲得一時稱贊,永久罵名的折子依舊沒有出現,所以北洋對外軍械戰艦采購到現在沒有受到影響。 為了防止他哪天想起來了繼續搞事情,秦炳輝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給他找麻煩,現在的翁同龢就像是坐在火山上屁股燙的不行。 層出不窮的流言蜚語,刻意挑起的朝堂斗爭已經讓朝廷無暇顧及別的問題了,這讓一個荒謬的情況出現了。 在明知外敵當前的情況下,北洋作為第一強藩和各地督撫們巴不得朝廷關上門自己玩自己的,不要干擾他們的備戰,而清廷也樂得督撫們不找麻煩,好理清內部問題。 英國公使為此專門向國內報告道 “清國出現了令人費解的情況,各地督撫和京師簡直就像是兩個國家,一個腐朽,忙于內亂,而另一銳意進取,擴軍備戰。 在北洋控制區或者有影響力的區域,現在就像是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各種投資大量進駐,民眾生活在好轉,他們甚至追上了日本的腳步建立起了西式的金融制度。 現在,我強烈建議國內將清國朝廷和北洋分開來看,他們之間的差距是如此的大,以至于再將其視作一個整體將會對帝國遠東戰略形成嚴重誤判。” 在這種情況下,北洋的局勢已經得到了徹底的好轉,日本的快速戰略可以說基本上破產了。 “李爺爺,這些都是小錢,我們現在通過投資招商,外加上西式的金融業和捐款今年可以獲得數千萬兩,不過債券實際上是個危險的陷阱。 我們要謹慎的使用,所以今年可以的純利潤錢最多是兩千萬兩,甚至低一些。 但是我們投入到軍備中的錢卻是近三千萬兩,您知道這多余的錢是從哪兒來的。” 李鴻章當然知道多出來的錢實際上是登萊金礦中采出來的,這個金礦歷史悠久,儲量豐富,王啟文在陸軍擴充后第一時間在這里放了一個師。 使用軍情局和陸軍的雙重手段,北洋已經在朝廷眼皮子低下偷走了不少黃金,這也是北洋局勢改變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是筆巨款,不過真要花可能也沒多少,老夫這里已經快將英德兩國拖不住了,這個月必須要買一艘軍艦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