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且英國人也確實聯絡了薛公使,詢問北洋是否有興趣,不過當時海天級已經在魏瀚等一眾大佬手中完成了具體設計。 而且英國人給出的價格是52萬英鎊,這太貴了,李鴻章考慮了半天,最后在魏瀚等一眾大佬的勸說下還是放棄了。 不過這也促成了鄧世昌等北洋新一代支柱的論戰,論戰重點還是火炮問題。 他們對于設計中的海天級所擁有的的防御以及航速都非常滿意,但是火力有分歧,一派是6英寸速射炮,一派是8英寸半速射炮。 這又牽扯到北洋成軍以來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北洋迷信大口徑重炮,喜歡小船拉大炮,有以小博大,最大程度保證軍費價值的意思在里面。 所以這一派認為,海天這么大的船最起碼也得是8英寸,10英寸最好。 而鄧世昌則是巡洋艦出身,在看到北洋一眾速射炮的強大火力投擲能力和苦味酸的巨大威力后很是震驚,并立刻成為速射炮的忠實信徒。 他認為面對日本的快速穹甲巡洋艦時,6英寸主炮完全可以對他們造成致命殺傷,彈藥投擲能力最重要。 至于裝甲巡洋艦以及王啟文猜測的埃德加級日本人應該是編入本隊中,因為他們的本隊與北洋的本隊差距最大。 優先加強本隊是一個很合理的決定,這就可以讓北洋本隊中的定鎮,威遠(厭戰號)等艦抵消優勢。 不過也有人認為如果王啟文的猜測沒錯,那么20節航速的埃德加級很可能會被編入快速艦隊,取代吉野成為新旗艦。 海天的六英寸立刻就會失去火力優勢,8英寸也是勉勉強強,這個問題必須要考慮到。 除了將軍們的爭執外就是造價問題,放大排水量是為了有余量,能夠進行火力以及防護升級,同時高航速也讓價格波動厲害。 在這個時代,動力系統的價格是軍艦價格越來越昂貴的主要原因,它的價格超過了武備以及裝甲的價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