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開戰怕是不妥吧,備戰未能全部完成,我們的軍艦也需要幾個月才能趕回來。” “李爺爺,現在才是上半年,我們還需要與德國人談判,對借款以及其它問題討價還價,還需要他們內部商量。 所以92年上半年能開始行動就已經很快了,這足夠我們完成許多的準備工作,這期間我們只需要做到完全的保密。 況且,我們也并不是懼怕戰爭,如果日本人真的愿意提前開戰的話,我們也會奉陪到底,戰爭有很多時候取決于雙方的決心。 當挑釁的一方認識到你堅定的決心和對戰爭不屑一顧的態度后,他們反而會重新變得和平,1874年和1884年兩年的事情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如果當時我們夠強,我們能夠表現出對朝鮮這個附屬國的強硬態度,那么日本很有可能退縮,當時的他們在戰爭這件事上遠遠不夠格。 軟弱讓我們吃了五十年的虧,現在覺不能繼續無底線的軟弱下去了,在實力允許的情況下,我們也要有自己的強硬和底線!” 王啟文的話中帶上了一些怒氣,日本的野心實際上是逐漸被滿清喂起來的,在日本弱小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顯露野心。 朝鮮和琉球都是因為清政府的無能而讓日本獲利,并探查到了其虛弱的本質,現在這無底線的退步必須要止住。 戰爭威脅下的和平才是真實的,這一段的和平時光才是能夠放心利用的。 李鴻章被王啟文有限的說服了,他最后做出了一些讓步,那就是可以使用戰爭等手段威脅,但不能真的爆發戰爭。 必須要等到沿海地區的海防工事徹底修筑完畢后才能放開手腳。 王啟文對此也做出了保證,但實際上他按照自己的思路理解了這一番話,陸軍可是在他的手中的。 與李鴻章談妥后,二人馬上返回天津邀請德國駐華公使巴蘭德以及北洋幕僚漢納根前來參加宴會。 對于這個邀請巴蘭德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他還是馬上接受了,北洋最近的外貿動向以及外交方向讓德國外交部很頭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