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北洋的攻擊讓清日雙方都震驚了,日本公使怎么也沒有想到李鴻章剛剛遞交了一份連最后通牒都算不上,只能算是外交警告的備忘錄后戰(zhàn)爭就開始了。 日本剛剛成立的戰(zhàn)時大本營也很慌亂,在知道朝鮮發(fā)生什么事后,海陸軍主力才匆匆忙忙的動員,調派。 按照他們的計劃,日本還需要半個月左右的時間進一步的深入朝鮮國土,并借口朝鮮內部問題逼迫清國與他們開戰(zhàn),但是現在,僅僅是一個連真假都不知道的的刺殺就讓戰(zhàn)爭爆發(fā)了。 日本人從戰(zhàn)爭終于爆發(fā)的短暫狂喜中回過神來后猛然發(fā)現,北洋原來跟他們預想的完全不同,他們也對戰(zhàn)爭期待已久了。 不過日本人比起滿清朝廷還是要利索不少的,慈禧在接到李鴻章關于朝鮮已經開戰(zhàn)的通知后她的第一反應竟然是以為自己在做夢。 在確定朝鮮真的出事后,整個紫禁城都亂作一團,繼而整個北京城都亂做一團,無數官員被從家中拉出來送到皇宮中,討論相關問題。 但北洋海軍艦隊早就已經做好了戰(zhàn)爭準備,而鄧世昌更是親自打響了對日第一炮。 6月6日清晨,已經在仁川附近海域游弋多時的快速艦隊五艘軍艦突然出現在仁川港的目視范圍內,還未等港內日本人有什么反應, 海天級和海容級的火炮就對著所有懸掛旭日旗的船只開火,并根據軍情局提供的地圖,瞄準那些日軍駐地開火。 8英寸半速射炮和6英寸速射炮火力強悍,無數的破片在苦味酸炸藥的作用下四處飛濺,這個時空被日本更有力控制的仁川港在不到十五分鐘內就變成了一片火海。 駐扎在此的日軍最具威力的只是70mm火炮,根本無力還擊,提前為戰(zhàn)爭準備的倉庫,修筑一半的炮臺等設施在烈火中化為灰燼。 在港口縱火之后,鄧世昌又命令跟隨的布雷艦開始在港外布雷,隨后才大搖大擺的離開仁川,給日本人留下一片廢墟。 這個舉動深深刺激了日本人,日本政府以最快速度向清廷遞交了宣戰(zhàn)書,并稱會對北洋不宣而戰(zhàn)的惡劣行徑進行控告。 李鴻章對此表示日方的控告不可接受,日本才是蓄意挑起戰(zhàn)爭的那一方。 而這個時候清廷還沒有吵出個所以然來,直到日本宣戰(zhàn)書送來后,他們才勉強達成一致,遞交了宣戰(zhàn)書,并命令駐日本使館撤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