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西線的北洋陸軍幾乎達到了他們的初期目的,東豆川這個古代的要隘成了附屬品,但它附近的險要地形成了重要的屏障。 北洋陸軍在光巖山,紺岳山的半永久和永久防御工事幾乎讓日本第一軍的血流盡了,隨后在反攻時讓日軍無力做出有利反應。 僅僅一天后,大山巖就不得不從東豆川一線的防御陣地下撤往揚州,那些清軍馬隊干的很不錯,第一軍不少重炮每天僅有可憐的5到6發炮彈可以發射。 而揚州并不是一個防守的好地方,疲憊的日本陸軍肯定還要繼續撤退,也許他們會被一路趕回到漢城去。 而元山的日本第二軍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山縣有朋的三個師團在擊潰殲滅了駐守元山港口的榮祿和依克唐阿的部隊后,遭遇到了北洋第一軍三個師的阻攔。 相比起火力不占優勢,兵力不占優勢,士氣不占優勢的舊軍,北洋第一軍的反攻堪稱猛烈。 費進千辛萬苦調來的280mm列車炮在這里變成了固定炮臺,對輕裝準備突擊的日軍以迎頭痛擊。 隨后第一軍又展現出了讓日軍驚訝的火炮數量,一個大隊在面對相同人數的北洋陸軍時,他們的火力尤其是支援火力完全無法與北洋相比。 陸軍全面反攻開始了,作為后勤基地的平壤將一車車物資運抵兩個戰場,從鴨綠江延伸到元山的兵站也發揮了巨大作用。 南浦港口的物資吞吐量也上了一個檔次,這有力的支援了前線部隊的作戰。 相比起來,日軍東線因為背靠日本海,還能得到足夠的物資,那么西線就是在完全不對等的情況下作戰。 海路斷絕,后方的清軍騎兵隊就是瘋狗,摧毀著他們看到的所有兵站以及后勤部隊,前線至少有兩個養精蓄銳的精銳師對他疲憊不堪的部隊進行攻擊。 在戰爭開始后才緊急從國內來到南浦和平壤的德國陸軍觀察團正好趕上北洋的大反攻,一名參謀在了解了基本情況后直接斷言,日本西線已經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