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日本此時的表現堪稱國家間交往的典范,在上一秒鐘,清日雙方還打的你死我活,日本人夢想著踩著清國的尸體崛起。 下一秒就因為俄國的突然偷襲轉而大肆鼓吹同文同種的中日友好關系了,而北洋的表現更是堪稱一絕, 前面才和俄國人私下里達成一系列協議,將俄國人給引到北海道去,轉頭就和日本以最快速結束戰爭,恢復了公使級外交關系。 現在更是要向日本出售包括岸炮在內的大量技術裝備,“協助”日本抵擋俄軍的侵略。 說到底,出現這樣的事情是因為各方都遵從一個原則,那就是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這個世界上沒人會和擺在眼前的利益過不去,所以此次軍火談判實際上比想象中要順利。 大山巖提出日本需要岸防炮,北洋就將210和240mm克虜伯火炮擺了出來,日本人說想要北洋在朝鮮戰場上使用的那種280mm列車炮, 北洋就將與280mm列車炮競爭失敗的10英寸列車炮擺了出來,而擲彈筒和迫擊炮這種北洋率先使用的武器更是直接以倉庫為數量出售。 十幾個師換下來的舊貨足夠將日本人現有的師團給武裝一遍了,而格林機炮日本人更是有多少買多少。 在朝鮮戰場上吃足了北洋軍塹壕火力網苦頭的日本人現在非常想要完全復制北洋在朝鮮的防御體系。 北洋敞開軍火庫做買賣的舉動讓日本人很是感激,林董想起了伊藤博文臨出發前和他說的話 “北洋快要坐不住了,只要日本堅持抵抗,那么他們就一定會視情況對日本提供有力的幫助,在此基礎上,你要提出更加深層次的合作請求。” 伊藤博文的猜測很是準確,對于北洋來說,俄國太平洋艦隊強過頭了,沙皇又派出了兩艘戰列艦往遠東而來。 這么一支部隊如果盤踞在北方,就已經夠讓北洋警惕的了,如果日本倒下,那么俄國人的港口可能會延伸到黃海。 如此一來清國所有的港口就都時刻處于俄國的襲擊范圍內了,俄國人會從兩個方向對北洋實施夾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