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瞞天過海,計得逞-《第一權臣》
第(3/3)頁
眾人被這話說得面紅脖子粗,恨不得立刻就提刀上馬。
平天大圣滿意地點了點頭,端起酒碗,“諸位兄弟,飲了這碗壯行酒!待大勝之后,再踩著狗官的腦袋暢飲!”
又一陣嗷嗷亂叫和摔碗聲中,眾人出了大帳。
平天大圣也穿好鎧甲,提起大刀,在親兵的護送下,走上了戰場。
他來到陣前,指著隔在雙方之間那條河水,“軍師先前有言,敵軍過河,半渡而擊之,必勝。咱們且先按兵不動,等他們渡河再攻擊。”
而等了一會兒,似乎官軍的確耐不住寂寞,開始陸續過河。
“大王英明!官軍渡河了!”
平天大圣一喜,“將士們,隨我沖殺出去!”
他的話話還沒喊完,他的身后就陡然響起了一陣沖天的喊殺聲!
他愕然扭頭,只見己方軍陣之后不遠處,驟起一陣沖天煙塵。
而對面原本還慢吞吞過河的官軍,也在陡然加速,朝著他們的軍陣沖了過來。
“別慌!別亂!前軍隨我往前沖,讓后軍頂住后面的人!”
平天大圣大喊著,親兵也趕緊去傳令,但他高估了一群烏合之眾的恐慌。
在官軍的騎兵提起全速,如熱刀切油一般沖進了叛軍軍陣之后,叛軍主力就已經在蔓延的恐懼下四散奔逃,那驟然瓦解的軍陣,清晰地顯示了這場大戰的結局。
“大帥!勝了!”
“剩下的就只是追亡逐北,盡可能地將這些叛軍剿滅了!”
身旁親兵們高興地呼喊著,呂如松卻依舊眉頭緊鎖,遙望著那支從龍首州方向,襲殺叛軍后路的軍隊。
似乎在打量著對方的戰力,又似乎在思考著大勝之后的事情。
當建制被打散,官軍都只有挨屠的命,更何況這些本就是烏合之眾的叛軍。
一部分人追殺賊寇,要將賊首擒殺;
一部分人乘著亂軍之時,占領梁郡郡城,徹底端了叛軍老窩;
另一部分,則是那幫來自龍首州,奉皇帝密令,前來與英國公合兵進攻的蕭鳳山的兵馬。
蕭鳳山收起長槍,擦了擦染血的槍頭,遙遙看了一眼朝廷官軍的軍帳,又看了一眼尸橫遍地,依舊還有零星廝殺的戰場,平靜道:“整軍,班師!”
英國公面前,一個信使上前,“大帥,我家州牧說,叛賊已定,就不多叨擾了,恭賀英國公立下大功!”
那份微妙,就連不解其內情的大頭兵都聽明白了。
英國公沉聲道:“蕭大人晝夜奔襲而來,襄助本帥破賊,有大功于國,更有大恩于本帥,本帥若是就這樣任其離開,豈不是遭天下人恥笑,亦會遭陛下苛責。帶路!本帥親自去請!”
龍首州的三千兵馬點齊,一個斥候頭目忽然快馬沖來,“大人!不好了!”
蕭鳳山眉頭一皺,“怎么了?”
“朝廷一支騎兵占住了我們退回龍首州的要道雀尾谷,看人數,與我們差不多!”
“什么?”蕭鳳山周圍的親兵驚呼出聲。
“朝廷怎能如此惡毒!我們好心出兵平叛,卻要攔截我等歸路!”
“大人,與我一隊人馬,我沖殺過去,定給您沖開一條道路!”
眾人群情激奮,義憤填膺地嚷嚷著。
對他們而言,朝廷這樣的做派實在是太過下作冷血,他們為了朝廷在拼殺,朝廷卻只想著要將蕭鳳山困在龍首州之外。
蕭鳳山擰著眉頭,“隨我一道去看看。”
狹窄的山谷口,厲如風帶著他的三千騎兵,嚴陣以待。
方才他一個沖殺,殺穿了叛軍陣營,不帶停歇,直接從龍首軍背后穿過,堵住了這個地方。
他知道這樣的做法很不厚道,但就如呂如松所言,這是軍令,而他是個軍人。
還是一個一路跟著呂家起來的軍人。
他只能沉默著,看著蕭鳳山領著龍首軍,越來越近。
“讓開道路。”
蕭鳳山坐在馬上,平靜地開口。
厲如風沉默以對,但沉默本身在此刻就代表著抗拒。
蕭鳳山緩緩拿起長槍,“不要逼我。我的槍頭,從未朝向過同袍。”
厲如風依舊沉默,但有些羞恥地微低著頭。
而就在這時,又一陣馬蹄聲響起。
大地的震顫中,英國公爽朗的笑聲傳來,“蕭三郎!可是要老夫親自來請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