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雨夜下金陵-《第一權臣》
第(3/3)頁
十幾艘燃著火的中型戰艦悍然撞入了猝不及防的金陵水師艦船群鄭
火光飛快地蔓延開來,仿佛在江面上燃放了一場盛大的煙火。
孫安水一邊竭力指揮著水師將士們躲避逃亡,一邊扭頭一看,登時頭皮發麻,魂飛魄散。
只見一艘和他們水師樓船幾乎一樣大的巨艦劃破暗夜,悄然而至。
在它身后,一艘,兩艘
如同潛伏在暗夜之中的殺手,在金陵水師一片混亂之際,露出了嗜血的獠牙!
“敵襲!”
孫安水拼盡全力地嘶吼著,城墻上,項希遠自然也注意到了他們的動靜,登時嚇得面色一變,旋即發狠道:“傳令,各處兵員支援水師!務必保全水師戰力,不論花費多少代價,一定要將這伙賊人全殲于此!”
一旁的將領面色微變,張口欲言,項希遠扭頭喝罵道:“聾了嗎?快去??!”
將領連忙抱拳應下,轉身匆匆而去。
他走了,別人卻來了。
一幫城中士紳匆忙而至,“大人,可是敵人襲來了?”
項希遠此刻在這些人面前卻一臉信心滿滿,遙指著不遠處的江面上,“無妨,敵人施了些詭計,但我水師戰力強大,諸公且與我一道看將士們如何致勝!”
青龍口,位于金陵城的東北江面,往日此間也駐扎著將近三成的金陵水師,為的就是防止從淮入江的北面之擔
但此刻,隨著上游大戰的展開,軍令之下,此間已盡數空虛,只有幾隊老弱聊作值守之責。
秋雨淅淅,這些人都只在營中休息,可不愿冒著那凄風冷雨地去作那無謂的了望。
江二是個水師中的老卒了,此刻和一幫同袍在營帳中歇著,忽然耳中聽到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他伸腳踹了踹身旁的人,“誒,你聽見了嗎?外邊好像有動靜!”
“你年紀大了,耳屎堵住了吧?”一旁的漢子不耐煩地翻了個身,裹了裹身上臭烘烘的被子,繼續睡著。
江二畢竟是個老卒,又聽了一下,似乎的確有聲音,當即穿上鞋子,披著衣服,走了出去。
掀開營帳,一股寒風吹來,但下一刻他便渾身陡然僵住。
只見如潮水般的甲士正沿著他們的所在,沖向城鄭
他正要開口,一道刀光便猝然亮起。
滴答滴答,刀尖上滴落的,不知是帶著血的雨水,還是帶著雨的血水。
江面上,戰斗已經進入了最膠著的階段。
雖然金陵水師遭受重創,又是逆流,但是畢竟主場作戰,艦隊人員隊伍都遠勝于這支奇襲的水師艦隊,在慌亂之后,在城頭大人物不惜余力的支持下,他們還是頂住了壓力,沒有演變成潰敗,而是重整旗鼓,漸漸穩住了陣腳。
雙方就此開展了誰也無法取巧的血戰。
金陵城中,所有饒目光都被江面上的戰斗所吸引,誰也不知道,東面的城門下,一隊黑衣人沖到了城門口,在一場幾近無聲的屠殺過后,悄然打開了城門。
潮水般的甲士順著城門涌入。
幾隊乞兒在領頭饒帶領下,蹦蹦跳跳地穿過街巷,嘴里大喊著,“官兵破城,州牧已死,投誠效命,過時不候!”
清脆而稚嫩的喊聲,在雨夜之中傳進了一處處府邸,一個個大院,帶去的全是恐懼和驚惶。
一個穿著朝廷官兵甲胄的軍士匆匆登樓,來到項希遠面前,看著被一群士紳簇擁著的州牧,高喊道:“大人不好了!有城中大族獻城,數萬龍首軍已經進城了!”
“什么?”
項希遠匆忙回望,只見城中一道道舉著火把的長龍穿梭,正朝著州牧府沖去。
項希遠一把揪著那軍士的衣服,“你他們是什么人?”
那軍士卻悄然從腰間拔出一柄匕首,準確地扎進了項希遠的胸口,“我們是龍首軍!”
他旋即面朝著驚駭欲絕的城中士紳和瞬間圍過來的城頭將士,怒喝道:“朝廷大軍已破城,項希遠已死,金陵敗局已定!想活命的,速速投誠!”
一眾士紳愣傻了,忽然有個士紳看了一眼下方的戰況,一咬牙沖出來,從一旁軍士手中接過刀,一刀砍在了項希遠的尸身上。
“金陵陶家愿隨王師!”
有人帶頭,立刻就有第二個人沖了上來,拿過刀砍了下去,“金陵薛家愿隨王師!”
“金陵賈家愿隨王師!”
“金陵曹家愿隨王師!”
一聲聲的高呼,一刀刀的劈砍,項希遠已經血肉模糊,而隨著城上守軍盡數繳械,金陵城的大局也就此徹底安定。
那軍士靠著城墻,后背已經盡數被冷汗濕透,指尖和腿依舊在興奮地顫抖著。
但他們,贏了!
江面之上,洞庭水師統領周公進抹了一把臉上的雨,罵道:“他娘的,趙老莊主那邊怎么回事!再沒動靜老子手底下的兒郎們就要死光了!”
話音剛落,城頭之上,猛地響起一陣齊聲呼喊,“金陵城已破,項希遠已死,投降免罪!”
火把照亮了城頭,照出一張張清晰的旗幟。
【白】。
“本官白云邊,賊首已死,余罪不究!速速投降,免死免罪!”
官兵們齊齊將他的話復述出來,高呼聲響徹在夜空,震碎了一切抵抗的膽量。
金陵雨夜,徹底安靜下來。
大夏崇寧二十四年秋,新帝繼位第三日,洞庭水師、龍首軍奇襲廣陵州,白云邊雨夜下金陵!
——
中京城,秩序已經慢慢恢復。
和先前太子篡位之時不同,整個城中,都洋溢著一種堂皇正氣,眾人不再人心惶惶,擔憂著自己在某一忽然被抓入了牢獄問罪。
在這樣的風氣之下,后宮的秩序、朝廷的運轉、京城的名聲都已經漸漸重歸正規。
不過,在所有饒心頭,都還牽掛著另一件事,那就是登基大典。
他們所牽掛的不是皇帝通過登基大典正式祭告地祖宗,正領大位之事,而是牽掛著一直被陛下和中樞引而不發的論功行賞諸事。
他們好奇率先舉旗支持膠東郡王的蘇老相公是否會重新出山,再任丞相;
他們好奇萬相是否依舊會重復自己悲催的命運,當一個名不副實的相爺;
他們好奇原來的戶部尚書衛遠志此番是不是能乘勢而起,進入中樞,到底能拿下個什么位置;
他們好奇殺了那么多勛貴之后,這些空出來的位置會由哪些人來填補;
他們最好奇的,則是那位立下扶龍大功的狀元郎,是會再現一日三遷之壯舉,還是會直接一步登,入主中樞;是封侯還是封公,甚至于封王?
這些日子的街頭巷尾,無數人就著烤鴨喝著酒,樂此不疲地討論著這些話題。
而話題的中心,夏景昀卻正在城外竹林,看著提槍躍馬的姜玉虎,深深一拜。
“多謝!”
姜玉虎看了他一眼,眉頭一皺,“廢話忒多,一身酸腐氣。”
夏景昀笑了笑,“我等你的好消息。”
“不然呢?”
姜玉虎哼了一聲,“這朝中還有誰能辦這事兒的嗎?”
“等著吧!”
姜玉虎一抽馬鞭,帶著幾個親衛,直奔汜水關而去。
那里,已經有著岳平武領著一萬戎達駐守。
姜玉虎將接過指揮權,當面硬撼英國公和蕭鳳山的數萬大軍。
登基大典前夜,英國公、蕭鳳山各領精兵,揮師朝著中京進發的消息終于傳來,京師震動。
夏景昀坐在侯府,笑看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