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似乎也想知道房俊怎么解答這個(gè)問題。 房俊看了他一眼,想了想,笑道:“這個(gè)問題很難解答,但是也不難解答!第一,要先讓天下人都有飯吃,有飯吃之后,才會考慮其他問題!第二,有飯吃了就得考慮有衣穿,有衣穿,那么就會考慮有房子住。有了房子住之后,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考慮讀書,識字!” “衣,食,住,行!無非就是如此!人有不同的需求,只有解決了其中一個(gè),才會想下一個(gè)!如今大唐最大的問題是,還做不到人人都有衣穿,人人都有飯吃。所以自然也做不到人人都有書可讀!” “這大唐時(shí)報(bào),充其量也就是供一些士子作飯后談資罷了!可能會對大唐子民產(chǎn)生一些影響。但是估計(jì)影響也不會那么大!” 李治和沈云竹見他如此回答,不由覺得有趣。 確實(shí),如今大唐上下識字的人還是極少極少,大概只有百分之五左右,這樣的識字率,幾乎說大部分人都是文盲。 即便是房俊用白話文寫時(shí)報(bào),降低了入讀的門檻,但是不識字的人還是依舊不識字,根本不會發(fā)生太大的變化。 此物的用處就在于,可以激勵(lì)天下人盡可能的識字,也可以讓大唐的國策傳到大江南北,讓一些詩詞文章人盡皆知。 以后寫詩,懂策略,知道大唐如何的人就會變得越來越多,有才能的人有見解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這便是李世民常說的,要囊括天下才子了。 …… 幾個(gè)人在一起討論,然后排版,盡可能的把第一版報(bào)紙做的更加完美一些。 看著一張張的報(bào)紙被印刷出來,沈云竹、聶靈兒和李治等人都有些感慨。 “之前聽說房常侍說過印刷術(shù)此物,稚奴還記得當(dāng)時(shí)也掀起軒然大波,覺得乃是錦囊妙計(jì)!有了此物,就可以讓天下人都有書可讀,然而沒有想到房常侍技高一籌,做出了更加驚人的東西!” “此乃,環(huán)環(huán)相扣也!” 房俊樂了,笑道:“哈哈,別說的那么夸張!這些東西,只要想一想就能做。要不是什么奇思妙想!” 李治聞言也樂了,笑道:“可是對于稚奴,對于父皇,甚至對于大唐而言,就是奇思妙想!此物,堪稱神物,稚奴覺得比那茶壺還要有用!” 晉陽和小荷看了他如此說,不由都笑了笑,也轉(zhuǎn)頭看著自家夫君,眼中充滿了甜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