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墨出了翰林院,猶自心頭微顫—— 總算是瞞過去了! 只要嚴家同意在江南搞錢莊,又不問把錢投到哪里去,那就好辦多了。到時候時機成熟,就把錢投給愿意做絲綢作坊的農戶,形成產業投資。這樣的話,名為江南錢莊,實際就是織造銀行。 絲綢產業一旦形成規模,投資收益就會空前巨大,朝廷財政危機就徹底解決了,而財政危機一旦解決,嚴家的根基就斷了…… 須知, 嚴黨最近這十年來,之所以越來越肆無忌憚,就是因為朝廷沒錢,而鹽稅、礦稅全都在嚴黨手里,尤其是鄢懋卿,掌握著江南鹽政,可以說直接就是朝廷的財神爺。 第一步走出去,以后都會徐徐展開,就從織造銀行開始,以后還要恢復前元德“交鈔提舉司”,也就是中央銀行,逐漸開始搞信用貨幣……他這幾天玩轉了系統,對以前學過聽過的知識也豁然開朗:大明要興旺百業,只靠銀子、銅錢肯定不夠,沒有信用擴張,怎么可能發展產業? 道理越想越通,而對徐階、張居正卻有些失望—— 清流太顧自己了! 沒擔當、沒膽量! 現在的局面,幾乎就是他一個人在孤軍奮斗,清流們根本不愿意分擔風險,一個比一個滑頭…… “唉,清流、濁流,誰說清水就不淹死人啊……” …… 與此同時, 徐階、張居正、高拱也很快到了裕王府。 裕王朱載垕知道朱墨今天是第一次議事,不直結果如何,也是焦急等待。 因為說起來,朱墨雖然是徐階正式舉薦,實際上卻是裕王開的頭,而裕王那天之所以提起朱墨,又是因為太監馮保無意中說了一句話,說皇上特別喜歡他的青詞,那幾天都在玉熙宮里念好幾遍云云…… 裕王是皇上的獨苗,自然也不怕別人來爭皇位,只要能討皇上歡心,推舉個把書生當然不是問題。如此,裕王自然就要提醒徐階,而徐階就不得不舉薦了。 此時一見面, 裕王便問道:“徐閣老,怎么說?那個朱公子議出了什么方略啊?” 張居正心思細密,三言兩語就說清楚了朱墨的方略。 裕王卻聽得有點懵逼,而等到高拱說了嚴嵩、嚴世藩的意見后,裕王竟然說道:“寡人覺得嚴世蕃最后的話也有道理,朝廷豈能與民爭利啊?萬一朱墨在江南出了亂子,這名聲,咱們可是背不起啊……” 這話一出,徐階、張居正頓時大失所望! 這裕王,怎么就腦子不開竅呢?眼下能有個辦法,還有人肯去冒險就已經不錯了,作為舉薦者,不支持就算了,總不能背后拆臺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