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老哥,你咋就走得這么急啊!現在才剛剛有所起色,你卻走了,我們還未見上一面,還有很多話我都沒有來得及說,這么多年你受委屈了,一個人在深山里一做就是一輩子,真苦你了。好,總算有人把你送回來了,孩子也在不會躲在山里了,也應該過上他該過上的生活了。一切都會煙消云散了。老哥你一路走好!” 然后和荷花她們一起把老人的尸體一直抬到王忠于的家門前的一塊空地上放好,荷花叫黃麗娟她們在外整理一下,然后叫王忠于和自己一起走進屋里,一進屋,荷花卜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王忠于見荷花跪下,他也跪在老人面前。荷花說: “爸,孩兒自作主張,把張叔的尸體運出大山安葬,你就責怪孩兒吧!現在孩兒也認張叔為干父親,理應由孩兒替他老人操辦后事,等事情結束,你老人家要怎么責罰都行。” “爸,這不關荷花的事,是孩兒做的主。”王忠于搶著說。 “都不爭了,應該的,荷花,張叔救了你一條命,理應當涌泉相報,何況這是小事一件,我也老了,也幫不上什么忙,勞累的是你,我有什么責怪的呢?何況做人就要做這樣的人。都快去忙嗎?先找個人去把道士請來,一切都依照風俗習慣操辦。看見你們能這樣,我也安心,做人就應該把好事功勞的事讓給別人,把壞事不好的事往自己身上攬。”王忠于的父親說。 這時王忠梅,王忠剛兩兄妹早也出去張羅張羅,也安排人去請道士去了,左鄰右舍的人,以及荷花的父母都也到了,荷花的父親對荷花說: “孩子,你怎么不早說啊!我們認為當年失蹤那幾天是到哪一位同學家的去了,這都怪父親太大意了。你去叫兩個人把我家的玉米和稻谷弄點去磨成粉和大米,來幫忙的都是看得起你,不可能叫他們回去吃嗎?疏菜一類的我家也有,叫大家去弄就是。” “好吧!爸,我就叫去咯!” 于是荷花叫來王忠剛,叫他安排人去自家弄玉米和稻谷。荷花也忙前忙后張羅,她正在愁老人的棺材這事,既然自己當初主張把老人送出大山,就得讓他老人家走得風光點,棺材無論如何都不得少,當她正在想用什么辦法時,前面的公路上來幾輛車,三輛小轎車在前開路,后面緊跟著一農用車,車有一棺材,然后小車跳下,黃麗娟,祝總工,楊師父和江松,農用車也跳來三四個人,他們把棺材搬下車,把棺材抬到老人尸體身旁,最后大家把老人尸體移入棺材里,荷花走進祝總工他們面前說: “你們真是及時雨啊!” 左鄰右舍的人們家里都有什么拿什么,就這樣老人的后事還可以說是很熱鬧的,完全看不出是沒子女的老人,就是有兒有女也大不了這樣。在下葬的那天,胡文廣又一次揭開蓋布對老人說: “你看看,有這么多人送你上路,你也值了,你得感謝荷花這孩子啊!你有這么一個干女兒也知足了吧!多好的一位姑娘,她自己的病都還沒康復!你又給他添麻煩了。這點我得說你啊!你也暫時回不了老家了,你知道嗎?你當年堵氣離開工作,我委托人翻了翻找你的檔案,檔案上也注明你落水身亡,然后什么也沒有,這樣也好,所以我就一直沒來告訴你。你責怪我吧!”胡文廣說完,又把蓋布蓋好。 然后和大家一起把老人的靈骨送到后面的一座小山上去下葬。 在下葬時,荷花看了看前來送靈樞的人還是很多的,她知道這些都是沖著自己來的,荷花心想,我荷花有何德何能,盡讓這么多鄉親們看得起。于是她心里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大山村搞出個名堂出來。然后就是給老人交代給自己的事,聽剛才胡文廣說的,張叔對胡文廣是了解的,而且還可能知道很多事情,看來張云中的事和他父母的事可能胡文廣也知道過一二三。還有那天在老人家里,黃麗娟說的話,好像有人也在委托她找什么人,也在大山村這一帶,張云中是否就是委托黃麗娟找的小孩?也很難說。總之,謎底也許不遠。我也希望張云中盡快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荷花等所有幫忙的人走了差不多了,然后叫王忠剛,王忠梅兩兄妹招呼著客人和余下幫忙的人。最后荷花走近靠攏黃麗娟說: “麗娟,有人委托你找人是嗎?你那天一看張云中的年齡和你找的人的年齡應該相當是嗎?你是懷疑你找的人可能也跟張云中有關是嗎?不然上次你不會要求這次一起進山去是嗎?然后我們去了從張叔口里說的在某些環節上對不起號是嗎?” “是的。”黃麗娟回答說。 “我斷定你所要找的人一定是云中,你也聽張叔說了,她親自來,結果沒來,既然她沒親自來,而是委托你,這就說明了有幾點,說明委托孩子的那人真的不存在了;或是生病了實在走不動了,要是免強走得動,她都會來的;或是有事實在走不開,等事情有了一定明目了,她才在來;或是她都是受人之托。必定她走的時候,孩子太小,而且大山里的條件也很差,何況委托給一個沒結過婚的人沒帶過孩子的男人,她也不敢斷定這孩子是否還在人世上,所以她才委托你的,要么她都是受人之托,其實孩子的母親另有其人。第一,我敢斷定是因為委托你的人叫你在大山村這一帶找,只能說明當時送孩子在大山里,現在孩子在哪里,事隔這么多年,有變動沒有,她本人不知道;第二雖說委托人的名字不叫余梅,但也許她為了更好的保護孩子和張叔和自己而改了名也是有可能的;第三,真正找孩子人真正另有人;第四,我一直在大山這一帶生活了這么多年,沒聽說過那家孩子是寄養的,也沒聽說有搬走,在說當時的情況就是要保密,也只有遠離人煙地方,連一般人都不敢去地方最為保密了,現在只確定這里沒有人家再有寄養孩子的,沒有搬走變動的,就一定是他,我在這里繼續打聽。你說嗎?”荷花說。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