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光未然創作的大型合唱樂套曲,氣勢磅礴,慷慨激揚,在抗戰時期激勵了廣大軍民,是中國的經典歌曲,合唱難度相當高。 “你們唱的是哪一段?” “第一樂章,黃河船夫曲。” “這個難度有點高,這是四重唱,局部還有六聲部。” “原唱的確有難度,但可以改成男女二重唱,這樣難度適中,同時有一定技巧性,我想別的學院肯定做不到吧?” 古書記陷入了思考,這個學生說的有道理。 如果改成二重唱,男女各一個聲部,保留重唱魅力的情況下,大大降低了難度,的確有很強的操作性。 陳洋在一旁還想說什么,古書記直接朝他壓了壓手,“你別說話,別說話,你不懂。” 陳洋這下鬧了個大紅臉,想附和領導的意思,結果會錯了意,尷尬了。 古書記轉而對許安陽道:“這位同學你出來一下,我們討論一下,其他人先休息吧。” 許安陽起身到模擬法庭外接受古書記單獨質詢。 許安陽的確參加過合唱比賽,拿了第一名。 但不是在高中,而是在工作后,城市發展銀行某年的國慶歌賽上。 當時還是副行長的許安陽,請了南藝的一位老師調教支行的合唱隊,就選了這首高難度的合唱曲目。 經過一番改編后,在歌賽中一鳴驚人,拿下了頭獎,許安陽臉上頗為有光。 許安陽之所以這么上心,是因為比賽的評委中有省行的一把手領導,業余愛好就是唱歌。 因為這個第一名,許安陽算是在上級行領導面前露了把臉,對他后來當上行長顯然有所助力。 現在許安陽向古書記提這個建議,倒不是為了露臉升官,他一個學生有什么官好升的。 他就是想偷懶。 “這位同學,你覺得時間來得及嗎?” “肯定來得及,古書記您認不認識專門搞音樂的,南藝的,可以請過來指導一下,效率很高的。我們當時每天下班…不,放學,練兩個小時,一個多禮拜就搞定。” “嗯…有道理,我的確認識南藝的老師…我明天就讓他過來幫忙指點指點。” “那個古書記,我有個小小的請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