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1/3)頁
朱棣把李景隆拉了起來,他們倆是正兒八經的親戚,朱棣和李文忠,就猶如徐景昌和朱高煦,而李景隆又比朱棣矮了一輩,從小玩到大,撒尿和泥,放屁崩坑,什么都干過。
此刻心結打開,仿佛又回到了鮮衣怒馬的少年時,朱棣滿心感嘆。
“朕這幾日和少師,還有內閣諸學士都聊過,父皇神武英睿,開創大明基業。朕不能丟了他老人家的人,文治武功,都不能放下。文治方面,要修太祖實錄,還要修一部類要。當年父皇就想修一部書,編輯經史百家之說,只可惜沒有修成。朕準備繼續他老人家的事業,把這部書修出來。”
李景隆仔細聽著,笑道:“陛下,方才徐通政跟臣說,還要保舉臣修書呢!”
朱棣一怔,忍不住笑道:“他一介武夫,也能修書?”
徐景昌笑道:“陛下,靖難四年,光是從陛下這邊修書,未免不夠準確。如果曹國公能夠結合他的安排布置,兩相對比,互相驗證,修出來的史書,必定是金科玉律,無懈可擊。”
朱棣笑道:“這么說,那就讓曹國公跟著修書吧。”
李景隆咸魚翻身,還撈到了一個位置,自然是喜不自勝。
他這個人有個好處那就是知恩圖報,毫無疑問,能有如今的局面,全是徐景昌幫忙運作出來的,這小子人不大,本事是真不差。
從今往后,必定唯命是從,馬首是瞻。
眾人開懷暢飲,縱情暢聊。
朱棣想干的事情是真的不少,修書、打仗,什么都想做,每一樣又都要花錢。
“諸位,你們都是當世俊杰,才智過人。朕反復思量過。谷賤傷農,谷貴傷民。放眼大明江山,不論干什么,都沒法迅速聚斂財富,大發利市。即便有,可唯恐會對民生不利。只有對外貿易,以海外蠻夷,仰慕上邦風華之心,售出貨物,填補國庫,才是最穩妥的辦法。大家伙意下如何?”
發展海外貿易,這事徐景昌已經從徐皇后那里聽到過了。
朱棣的認識已經很清楚了,在大明疆土之中,不管炒作什么東西,想要聚斂大批財富,都會傷害一部分百姓,畢竟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只有向外面求財,才是最穩妥的。
徐景昌當然很認同朱棣的觀點,他正想說兩句,夏原吉突然站出來。
“啟奏陛下,臣近日同徐通政在聚寶門設立稅卡,已經收入數萬稅金……臣想著,能不能規定,繳納相當數額稅金的商賈,才能參與海外貿易?畢竟他們按規矩納稅,自然證明信用可靠,忠心耿耿,跟朝廷一起發財,也是正理。”
夏原吉這家伙真是個水晶狐貍,狡猾無比。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山县|
奉化市|
贵南县|
丰镇市|
甘孜县|
清苑县|
茶陵县|
巴林左旗|
秦皇岛市|
宁夏|
长春市|
高台县|
神农架林区|
静宁县|
青岛市|
西峡县|
洪洞县|
汶上县|
青海省|
新蔡县|
剑阁县|
务川|
大关县|
民乐县|
临城县|
丹巴县|
扶风县|
临潭县|
玉树县|
泗洪县|
花莲市|
克东县|
三原县|
会东县|
苏尼特左旗|
宜兰县|
中阳县|
广丰县|
云阳县|
会宁县|
汾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