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泗趁著始皇帝不看接過奏報仔細端詳起來關于殷通供認出來的罪狀。
罪狀很多,中飽私囊暗中結黨打壓異己把控地方,但是這些都不足以致命,包括殷通給吳中貴族大開方便之門。
真正致命的罪狀只有一條!
收納項梁,操練私兵!
“難怪!難怪!”趙泗揉了揉眉心。
在殷通的招認的口供當中,項梁在項地殺人獲罪以后就逃到了會稽。
而殷通本就是楚地人,曾經和項梁也有過交集,因此也就收留了項梁。
項梁借著殷通的庇護,開始結交吳中本地望族,在殷通的幫助以及項家背景和資源支撐之下,項梁順利在吳中站穩腳跟。
當然,朋友歸朋友,這其中自然少不了項梁對殷通的利益輸送。
在站穩腳跟以后,項梁就開始嘗試在吳中一帶招募鄉兵,操練項家私兵。
會稽郡守殷通發現了這一事實,并且因為此時一度欲和項梁決裂檢舉揭發。
沒辦法,這是真真正正族誅的勾勾當。
秦法規定可以以爵位抵罪,殷通之前干的事情,若用爵位挨個抵消,最多也不過是被貶為奴隸。
但是有一種罪是沒有豁免權的,那就是謀反。
關于謀反的定義很多,畜養甲士算,私藏鎧甲私自鑄造刀兵也能算。
私下練兵更不用多說!
但是彼時殷通和項梁的合作太深,就算他沒有參與也是跳進黃河洗不清了,因此殷通陷入了深深地猶豫之中。
為了自己的小命,殷通強烈要求項梁解散畜養操練的士卒。
項梁和殷通展開了第一次的高強度對線。
殷通自從成為會稽郡守以后,和吳中一帶的貴族聯系越來越緊密,而郡守又是一方大員,甚至可以說是本地的土皇帝,始皇帝對于殷通的威懾隨著時間的緩慢流逝正在不斷下降。
而項梁敏銳的洞悉到殷通的心思,開始威脅夾雜著勸說以此來拿捏殷通。
而那段時間,正是天下流言蜚語瘋傳,大秦的輿論最劣勢的時候,甚至于殷通本人也接受了貴族圈子的說辭,認為始皇帝命不久矣,六國早晚能夠復辟。
項梁倘若被檢舉揭發殷通也不好受,項梁又有復仇的大義加身,不管是從情理,還是從利益來衡量,揭發項梁都不是一件好事。
項梁敏銳的捕捉到了殷通的心里斗爭,為了獲取殷通最大程度的支持和幫助,項梁選擇了投誠!
而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殷通犯的罪更大了,足以族誅。
反倒是項家,真要落實下來罪證,無非也就是項梁有死罪,其余還要拉下來一大批被貶為奴隸者,雖會元氣大傷,但不至于牽連族誅。
是投誠,效忠,而不是合作!
從此以后,項家不是為自己賺錢,是為他郡守大人賺錢。
從此以后,項家不是為了自己操練私兵,而是為了天下大亂之時能夠讓殷通有自己的一支可用人馬。
趙泗算是明白了,這也就難怪歷史上秦末天下大亂之時,會稽郡守殷通會招來項梁項羽共謀大計,并以臣視之。
這也難怪項梁項羽二人在天下大亂之時,第一想法不是共襄大事而是將殷通斬殺當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