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年的進展!-《大秦:出海歸來,我獻上世界地圖》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三公九卿,大秦權力的最高層!

    政令自咸陽起,經由太尉,丞相,御史大夫,迅速傳達百官,飛訊天下郡縣!

    于是,繼降徭降稅改立秦法,天下人原本稍稍放松的生活再次變得緊繃了起來。

    無他,動工需用徭役!

    尤其是涉及全天下的大基建工程,各地郡縣紛紛開始征發徭役。

    當然,相比較于以前,現在糧食產量全面提高,并且律法經過一定更改,哪怕大規模征徭,只要不是過于苛刻,不再農忙時節征發徭役,實際上百姓都是能夠活得下去的。

    因為現在的大秦已經完全能夠做到僅靠種地養活一家老小。

    而且因為糧食產量的提升,征發徭役時的伙食自然也相對豐富了許多,不至于出現百姓服了徭役以后身體虛弱,病死餓死的情況。

    當然,說再多征發徭役依舊不可避免的對民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原本在農閑時節黔首是可以利用空閑時間進行一些手工業亦或者從事一些其他的生產經營活動來獲取額外收入提高生活質量亦或者家庭積蓄。

    而現在除了要緊的農時以外,他們的閑暇時間幾乎被徭役占據。

    當然,因為是全面大基建工程,所以征發徭役都是在本郡縣服役,除此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在本鄉里服役。

    而服役的主要內容也大多是修橋鋪路勾連水渠灌溉等涉及民生的工程,因此黔首的抵觸情緒并不是很高。

    本地做工,意味著不用離家太遠。

    為本地基建出力,道路橋梁水渠,本地人大部分也能夠用的上。

    因此官府只要不侵占他們的耕耘時間,并且能夠確保伙食的情況下,黔首的工作熱情還是頗為可觀的。

    說到底,以前的生活太過于壓抑了,黔首才剛剛脫離苦海,因此對于這種大規模征發徭役還是能夠適應的。

    畢竟以前也是這么過來的,甚至比現在過得還要不如。

    而同時,大秦負責外交的部門“典客”,正式更名為大行令。

    與此同時,在趙泗的授意之下,大行令開始陸續派出外交官出使各國。

    主要目的是建立外交部門,形成定期外交,成立駐外辦事部門。

    和大秦干涉最深的烏恒和鮮卑最先成立大秦外交部。

    因為匈奴勢大,烏恒鮮卑只能仰仗大秦鼻息的原因,二者很大方的在王城之內給大秦劃出來占地約三十多傾的土地建立大使館,同時烏恒鮮卑也正式派出外交人手入駐咸陽著手成立大使館。

    當然,咸陽乃天下中樞,再加上建筑群已經頗為密集,寸土寸金,不可能單獨給他們劃出來一片土地建立大使館,因此最終商議的結果就是專門騰出來了一條街道作為未來的外交街道。

    當然這條街道不可能全部分給烏恒和鮮卑,嚴格來說他們二者只占據了幾個房子罷了,空出來的是為了方便其他國家的大使館入駐。

    烏恒鮮卑和大秦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以后,緊隨其后的就是匈奴。

    因為大秦對草原的強干涉再加上冒頓對大秦的忌憚,因此匈奴的主要發展方向集中在了西方。

    如今的匈奴正在按著大宛猛揍,一頓豬突猛進,如果進展順利的話,用不了多久匈奴就能通過西域副本。

    匈奴打不過大秦是因為大秦太強了,事實上現在的匈奴按著西域各國摩擦還是沒有任何問題。

    當然,因為陰山幾乎徹底被大秦奪走的原因,實際上哪怕匈奴進展再怎么順利,大秦依舊可以隨時騰出手來插手西域格局。

    畢竟門戶已經被匈奴拱手讓人,想要全面封鎖大秦向西的道路幾乎是無稽之談。

    因為許久沒有摩擦再加上冒頓的外交政策以及稽粥于秦為質的原因,所以現在的大秦和匈奴外交算是處于蜜月期。

    于是在經歷了磋商以后,冒頓也于王城附近劃出來了三百傾土地供大秦成立大使館,同時匈奴使者也正式入駐咸陽建立大使館。

    爾后,在酈食其的努力之下,箕子朝鮮也正式派遣使者出使大秦,并且快速的敲定了建立大使館事宜。

    緊隨其后的是葉調國以及真番等東夷南蠻之國。

    爾后大行令開始發力,簽訂了一系列平等友好的貿易條約,并且逐漸放開外貿。

    秦國重樸實,遠不如唐宋時期奢侈品層出不窮,物欲橫流。

    但是國力擺在這里,秦國是生產力最發達的國家,質量和貨色絕對是一等一的存在,因此不涉及內政軍事的貿易條約迅速簽訂成功。

    誰不想占占老大哥的便宜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池县| 山东| 屯昌县| 邢台市| 民权县| 西安市| 昔阳县| 漳平市| 西昌市| 滦南县| 洛宁县| 湘阴县| 凤冈县| 同德县| 鄢陵县| 凤阳县| 邹平县| 营口市| 贞丰县| 胶南市| 六盘水市| 马龙县| 外汇| 瑞丽市| 揭东县| 郸城县| 平罗县| 涞源县| 平阴县| 应用必备| 诏安县| 建阳市| 大关县| 沭阳县| 盐源县| 朝阳区| 鹿泉市| 沅江市| 乌拉特后旗| 高安市| 安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