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九州說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難以證實。 畢竟這個時代徐福趙泗這一批人才是真正踏足過九州之外的人,甚至于只有趙泗進行了環游世界的壯舉。 始皇帝詢問過后,并沒有再說什么,這個世界地圖的意義更多的是對大九州說的一種補充,而非大秦未來的征戰方向。 當然,前提是建立在面前的少年沒有騙人的情況下。 始皇帝將地圖遞給身旁的蒙毅,爾后看向地上沾滿泥土的作物。 “此乃何物?”始皇帝開口問道。 “此物民命名為紅薯,生熟皆可食,生食味甘且脆,熟食口感軟糯,味道香甜,亦有通氣飽腹之用。畝產幾百斤!” “此物民命名為土豆,食之飽腹,可為口糧,熟食味香。畝產亦有幾百斤!” “此物民命名為玉米,可為主糧,畝產雖遜色于紅薯土豆,但產量倍多尋常農種。” “此物民命名為辣椒,味辛辣,極佳,食之甚美!”趙泗臉上露出了笑容。 趙泗這次出海歸來,除了搜集紅薯土豆玉米以外就是收集大量可食用蔬菜香料水果種子。 趙泗雖然歷史學的不是很好,但是也知道,在漢朝鑿通西域之前,中原的農副產品和調味品都是比較單一的。 如胡椒,葡萄、核桃、胡蘿卜、胡椒、胡豆、波菜、黃瓜、石榴等都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原。 而辣椒玉米紅薯土豆的原產地更是遠在美洲。 實際上現在的中原只能稱得上宜居,開發程度和文明程度遠超其他地區,但是地大物博還得等到漢唐時期屢次開擴塞外,進行大量的農副產品引進和文化交流之后。 而這些東西,趙泗最看重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水果種子和香料蔬菜種子。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食用的很多水果,都是經過人工育種培育優選的。 故而實際上趙泗在這個時代找到的水果吃起來并沒有現代味道那么好,有些甚至于難以下咽,也就外表看起來好像沾親帶故。 大部分都是偏酸偏澀,水分也不如現代的水果充足,可食用部分也沒有現代那么多。 農副產品,也屬于人類馴服自然的一部分。 哪有甚么水果會恰好長在人的口味之上,只是恰好這個東西可以吃,吃起來還湊合,經過漫長時間的人工挑選,味道更甜的,水分更多的,果食更大的,才會被留下來繼續播種。 而在現代,科技的發展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會出現市面上的某些水果的果實從口味乃至于外觀和野生水果近乎是兩個物種。 現在趙泗帶回來的種子,大部分都屬于野種,基本沒有經過人工培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