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滯留下來不記得籍貫的人是個問題,也不能就此不管。 蒙毅仔細思索以后,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 讓這群人跟著趙泗一塊去咸陽種地。 沒辦法,記不清籍貫也得開身份證明,不可能就因為他們記不清楚籍貫就讓他們當黑戶。 留在瑯琊當然也可以,但是這群人說實話各個都是人才,領了新的驗傳歸家的人都單獨備冊了。 畢竟他們是目前大秦境內僅存的擁有豐富遠洋航行經驗的水手。 以后如果有什么事情,還要單獨抽調出來的,記得清楚籍貫的讓他們歸家是始皇帝的仁慈,記不清楚籍貫連自己家在哪里都找不到就壓根沒必要打散進入地方,還不如直接籍貫錄入咸陽附近,日后征召抽調也省的麻煩。 另外,紅薯土豆玉米三種新糧,這些水手大部分也都有一定的經驗,最起碼見過不是? 趙泗負責耕種新糧,總得有能用的人手。 至于出海歸來的船只,自然被瑯琊當地官府保留保養維護。 趙泗出海環游世界,人手不足工具不足,航行途中靠岸也沒有正經的港口可用,以至于大部分船只都破破爛爛。 有些船只稍微修補都還能使用,卻限于條件不足,最終只能遺留海外,分外可惜。 眼下十六艘海船雖然破舊,但是好歹能用,也是大秦目前僅存的具備遠洋能力的大船,當然要妥善對待。 “海船妥善修復,另外于瑯琊再行營建四艘海船,補足二十艘海船。” “大巡未完,但農時不可誤,你帶趙泗一行折返關內,交付王賁,種植新糧。” 始皇帝一一吩咐。 趙泗獻上了世界地圖和航海圖,對于大秦來說是一次新的開擴和探索,同時可以極大程度上豐富大九州說的實際理論支持。 大九州說于秦朝盛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大秦一統天下以后,因為制度原因不可避免的繼續向外擴張探索。 南北之地,加起來將近百萬秦軍。 若只是為了自保,腦子抽了才會在邊境放置那么多秦軍。 說句不好聽的,現在大秦的科技水平對于周邊國家呈碾壓狀,北方胡人也是亂成一片,匈奴雖然已有崛起之勢,但距離草原諸部皆稱匈奴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不客氣的說,大秦的邊軍再降低三分之二自保都綽綽有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