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一季種植水稻,她剛來之際沒有趕上播種育苗插秧,安排的人只負責農間管理。 按照里長教授的來照顧莊稼的,夏收比往年種植多了一成收入。 墨守陳規,還是按照自己往年種植的,就非常羨慕聽了新來管理者的人家。 下半年種植,他們就一改之前的固執和對讀書人四肢不勤的偏見,認真從里長那里學習種植經驗。 遇到問題也去請問里長。 里長不懂,就會去找春陽。 一來二去,里長這讀書人就同百姓們非常熟悉,也有了接地氣的平近易人,從百姓們身上也學到不少東西,得到不少的感悟。 同時他們也在相處中了解到百姓們對知識的渴望,他們也會利用閑暇之余教大家伙認幾個字。 秋收收獲不錯,趙巧月在秋收稅收過后召集了所有她安排去管理村子的人。 花廳里,趙巧月沒有進行長篇大論的講話,簡而意賅地對所有人的差事進行了贊揚,又道: “大家對這份差事應該是有收獲的,咱們讀書為了走仕途,走仕途后就是為朝廷做事。 朝廷是由眾多百姓構成的,那我們中很多官員就會下到地方當官為百姓做事,當一個勤懇自勉的好父母官。 你們如今表現得不錯,本官手中有些名額,可以推薦你們來年去應天書院讀書。 你們要是愿意去,本官可以給你們留三個名額。 最終花落誰家,就要看你們夏收的成績。 不參與者,表現優異者,本官會給其他的獎勵?!? 能進一步的,還是愿意進一步。 身為秀才的想要去試一把。 身為舉人的就沒有這個志向,不過他們是有當小官員資格的,心中還是挺期待趙巧月安排的獎勵。 趙巧月也沒有讓他們多多揣測,直接道: “我手上還有不少空缺,這些空缺就看大家的表現了?!? 大的官位需要上司或是吏部安排,但小的或是無官階的,他還是可以自行安排的。 用它們來激勵人,還是可以的。 舉人們確實有被激勵到。 掃了一眼大家,趙巧月吩咐宋嬌將給大家的年終福利領著人搬了進花廳里,一一分發給大家: “你們不在知州衙門辦事,但你們屬于其中一員,給大家的四季衣服你們也該有, 只是衙門這里的衣服不適合你們在田里干活,我給折算成銀子分給你們。 還有五兩銀子、十斤精米和一只雞是你們的年終獎勵?!? 眾人起身拱手謝過趙巧月,歡喜領過東西,也歡喜回了家,又充滿斗志回了所管理的村子處繼續當他們的差事。 趙巧月正打算帶著重新召集的人去興修水利前夕,春菊和春易兩人回來了。 兩人沒有聽從趙巧月的吩咐去休息一晚上再來稟報她事情,而是堅持要說完事情再去休息。 趙巧月知道事情關系重大,她示意兩人坐下說這事。 春菊道: “姑娘,我的事情你是知曉的。 我就不再多說,我現在想跟你說說廣寧鎮。 如今它叫萬寧鎮?!? 這個趙巧月有印象。 換名的話,需要經過官府同意批準, 那也該有記錄的。 怎么就沒有呢? 趙巧月疑惑,春菊這邊又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