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啟元帝讓她在家里休息了三日,在啟元二十八年二月初二這日他召見了趙巧月,讓她跟隨朝臣們一起上朝點卯。 再次上朝的趙巧月有一種恍如昨日的感覺。 那時候她還是個初出茅廬的新科狀元。 如今經過時間的打磨,她成了從二品外放官員。 不需要再站在大殿門口的位置,而是能站在大殿內,距離龍椅較為接近的位置,能特別看清楚上首的啟元帝。 今日朝堂上除了啟元帝帶頭夸贊她的政績外并無什么大事,很快就下朝了。 啟元帝在御書房召見了趙巧月。 他詢問了趙巧月在衢州省的事情。 趙巧月不卑不亢將她在衢州省做的事情以及衢州省如今的樣子描述給啟元帝。 同時,趙巧月還將衢州省的水利圖以及南明州城的平日生活風貌和南明州城商業會時的熱鬧圖呈遞給啟元帝。 啟元帝一一瀏覽,心里大喜,喜怒不形于色的臉上都不由得帶上喜悅: “好,好,愛卿敢說敢做,這比你在殿試交給朕的答卷更加完美,不愧是狀元才女。” 趙巧月拱手作揖道: “臣能有今日,皆是圣上您給臣的依仗,臣能做這一切也都是圣上您給的機會,臣不敢居功,也沒有什么功勞可言。” 說著,趙巧月將金牌拿了出來,又道: “如今臣不辱使命,請皇上收回金牌。” 啟元帝擺擺手道: “既然你說朕是你的依仗,那它繼續放在你的手,朕還需要你用它為朕辦其他的事情。 趙愛卿,你如今政績斐然,可有什么想要的嗎?” 趙巧月當即跪下道: “臣確實有想要的。 第一請圣上給仵作一個良籍身份,讓他們成為官府正規官員,學習正確驗尸之法,減少冤假錯案,為百姓們伸張正義。 第二臣的母親含辛茹苦養育臣,送臣讀書,為臣付出所有,臣想要為她請誥命。 除此以外,臣無所求。” 啟元帝盯著下首跪著的女子審視著,“哦?!趙愛卿為何要為天下仵作請一個良民身份?” 趙巧月一臉坦然又真誠道: “因為救命之恩,如若沒有這個人的救命之恩,臣不能參加縣試,就不能有今日在官場上有所作為。 此人與臣同村,一起生活在靠山村。 他家世代是仵作,他也當了仵作。 在啟元二十年二月初二那日,臣被人謀害掉進河里,他救了臣。 后來他放棄仵作身份,帶著家人投靠還沒有發跡的臣,一家人照顧著貧困的臣和臣的母親,毫無怨言。 他們伴隨臣一路走來,臣不能虧待他們。 后來臣當了知州,他和妹妹也在衙門刑事案件上幫了臣不少的大忙。 臣感謝他們的付出,同時也想要為他們做一些事情。” 說著,趙巧月就將宋彥林和宋嬌兄妹倆在南明州城衙門做的事情以及衢州省其他有才干的仵作所做的事情以折子的方式呈遞給啟元帝,由他來定奪……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