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啟元帝見大家不吵了,很多人沒再想開始那樣凱凱而談發表自己的觀點,他問: “大家都覺得仵作該有良籍?” 莫安歌率先跪下,“是,臣認為他們該有良籍身份,受人們看重。” 站在莫安歌這邊的朝臣也紛紛跪下表示贊同。 趙巧月也跟著跪下道: “皇上,仵作不是賤籍,他們的驗尸手段可以幫助死者討要公道,他們對朝堂,對百姓們都是有用的差事,他們該受到人們的敬重。” 啟元帝微微點頭,眸子看向錢大人和古大人。 兩人一激靈,沒再裝傻沉默,趕緊跪下表態。 隨著兩人跪下,又讓不少朝臣跟著跪下同意改變仵作的地位。 啟元帝道: “好,此事朕允了。” 說著,啟元帝當場就讓李公公擬旨公告天下,仵作賤籍成良籍,有才能者可以在衙門當差,授予九品仵作官位。 下朝,莫安歌想要同趙巧月說上幾句話,沒來得及,李公公就將趙巧月請去了御書房。 趙巧月匆匆同莫安歌說了一句告辭便同李公公去了御書房。 御書房里,趙巧月向啟元帝行禮問安就得到賜座。 坐在下首的椅子上,趙巧月不知啟元帝召她所謂何事,她便安然坐著等待他說事。 啟元帝見趙巧月淡定,絲毫不擔心有何事需要她處理的樣子,勾起唇角道: “愛卿,你認為如何選拔優秀的仵作入衙門辦差?” 現在的仵作參差不齊,但在身份清白,有官階的誘惑下會有不少人爭搶這份差事。 那么這就容易導致良莠不齊,有可能什么都不懂的人得到這份差事。 趙巧月道: “皇上,術業有專攻,臣不懂仵作驗尸,但臣知道有本事又有品德的仵作才是衙門所需要的。 臣也知道仵作這份差事應該通過考試和品性考察來選擇人才。 每一個衙門都有兩個仵作,他們相互制約。 同時也可以讓人考仵作,得到一個憑證,可以充當業余仵作,不需要進衙門當差,在外為官府辦事也成。” 畢竟衙門就那么多,不可能容納天下所有仵作。 那么不能進入衙門的,也有可能就會失業。 于是趙巧月就想到要給他們另一機會。 啟元帝微微頷首,又問了一些問題,心中有了自己的考量,他就讓趙巧月離開了。 趙巧月出宮,不需要上值,她直接回了家。 馬車剛停下,趙巧月走下馬車就撞上了另一邊要離開的人。 雙方四目相對,時隔幾年,兩人還是認出了彼此。 不過彼時,他們之間依舊有著身份地位的鴻溝。 以前她是舉子,無權無勢,而對面之人是一朝丞相,身居高位。 現在她身居高位,而對面之人成了平頭百姓,再也沒有以前的意氣風發的威嚴,像個遲暮的老者。 趙巧月不客氣問: “本官記得咱們之間沒有任何關系了,趙老爺你來此為何事?” 以前的趙丞相也就是現在的趙老爺微瞇著眼睛注視著趙巧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