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然后待著一群官兵將糧庫和銀庫都清點了一番。 我等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問題。 這兩份紙上都記錄著清點出來的糧草數(shù)目和銀子數(shù)目,還請大人過目。” 趙巧月從春易手中接過紙張,細(xì)心閱覽一遍,沒發(fā)現(xiàn)問題,她微微點頭,將紙張遞給老大人道: “既然如此,在場負(fù)責(zé)去清點過銀子和糧草的人都給本官簽字畫押, 本官要留著作為憑證。 這也好讓老大人安心回京都述職。 各位沒有什么異議吧?” 看守糧庫和銀庫的官員倒是有點意見,但是初來乍到的人頭一天沒有接收到他們的下馬威, 反而她轉(zhuǎn)過頭來收服了官兵,給他們來一個下馬威, 他們還能有什么意見。 于是大家都非常恭敬表示他們都沒有意見,非常愿意配合趙巧月行事。 隨后趙巧月讓春易準(zhǔn)備筆墨紙硯,又讓春易將寫有內(nèi)的紙張一一送到大家面前,讓他們過目后簽字畫押。 簽字畫押后趙巧月又讓老大人簽字畫押,她才簽上自己的大名,蓋上她的私人印鑒,小心收好。 一系列操作下來后,趙巧月方才提請大家吃飯的事情。 老大人被趙巧月詢問了一通,不怎么吃得下去,婉拒了趙巧月的邀請,匆匆離開衙門。 大家見老大人飛快離開,他們都各自找借口離開了花廳。 大家散去,花廳里僅剩下趙巧月和春易兩人。 春易道: “大人您對那位老大人說什么,讓他這么迫不及待離開,就連飯都不肯跟你吃了。” 趙巧月失笑道: “我們能說什么,不就是談?wù)勴樚旄娘L(fēng)土人情嘛, 只不過是老人家人老,容易想太多。” 春易聞言,不怎么相信趙巧月這么一句話, 不過他沒有再打聽,只將自己去辦事觀察到的衙門情況同趙巧月說了一遍。 趙巧月道: “嗯,辛苦你了,下午你去地牢里看看不久前春菊送進(jìn)來的兩個人。” 剛才同老大人聊天,她也打聽了那兩北金人的情況。 知道他們活得好好的,以免夜長夢多,她還是希望盡可能從他們兩人嘴里審問出他們所知道的消息。 春易領(lǐng)命,又問: “大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中午,您要去哪里用膳?” 現(xiàn)在后邊的總督府還沒有收拾出來,安排好該有的下人。 而衙門沒有設(shè)置廚房,所以能吃飯的只有外邊或是他給買回來。 趙巧月呢,本來是想著初來乍到邀請一些官員一起吃飯,拉近一下關(guān)系,也好讓他們以后共事的時候順利些。 哪想到這些人會隨著老大人離開后就離開了。 現(xiàn)在想一起吃飯是不成了,趙巧月沒覺得可惜,一個人吃還能省點錢呢。 于是她吩咐春易去外邊買飯回來吃后她就帶著護(hù)衛(wèi)去了老大人以前辦公的書房收拾一下,下午她就可以辦公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