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后孟蘇可以不用再與朝堂上大臣斗,不用收服他們,只要針對外部敵人就足夠了。 帝王清楚趙巧月這個狡猾女人的心思,同時他也明白強權下以前還可以讓這女人臣服,現在嘛,不合心,這女人可以給他制造更大的麻煩。 明知道這女人會是禍患,但是他不能殺。 比較而言,這女人比根深蒂固的世家,比外敵容易應付,也他們好說話。 只要不觸及她的底線,他們一切都能維持現狀。 帝王思忖著,就將趙巧月給打發走了。 趙巧月回家便是閉門謝客,誰都不見。 這一待就是好幾日,在昭和二年十月二十七這日,距離賀肇生辰還有兩日的時候宮中派了李公公給她宣了一道圣旨。 也就是在這日,她成為大榮歷史上第一位異姓女王爺,輔政王,掌西南十萬大軍。 趙巧月真不想現在就接旨,因為這意味著她要上朝,意味著她與孟蘇站在了一條船上,她要輔佐他登上皇位,也就是意味著她要與京都最大兩世家王家和莫家為敵。 中部地區的世家比其他地方的世家可要高端上檔次,他們之間是姻親,也是利益關系的聯盟,守望相助者,想要攻破他們不容易。 趙巧月可不想一下子就成為眾矢之的,為孟蘇吸引火力, 所以啊,她去謝恩的時候就給昭和帝出了一個主意。 別人能靠家族聯姻達成聯盟,他們這邊也可以撒! 孟蘇正好在,聽了這話,不怎么愿意,趙巧月可不管他愿不愿意,都決定當皇帝,哪有那么多按自己心意行事的選擇,除非想要當一個獨斷專橫的帝王。 趙巧月對兩人說: “皇上,恭親王,你們讓臣出主意,現在臣想到了主意,要是不可行,臣回家再想想。” 昭和帝看向孟蘇。 其實,當初提議孟蘇與趙巧月共治天下的時候他就看出孟蘇是愿意的。 畢竟趙巧月不是一般女子,也不是那種養在深閨,被局限在四方天空下只知道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 這樣優秀的女子,無論如何在這個時代都是吸引人的存在。 不管是出于欣賞還是喜歡,孟蘇會心動選擇趙巧月都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現在趙巧月說出這樣的話,孟蘇應該不怎么高興吧?! 孟蘇確實不怎么高興,但他明白趙巧月的選擇,也明白自己選擇了帝位,會失去很多,但沒有想到這樣的事情是趙巧月率先提出來的,心里有點郁悶難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