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秦珩:“是的,我也想到了這一點。” 秦昭這時說道,“其實最好的是可以和官府合作。”對方令行禁止,比較好打配合。村民組成的散兵,負責吶喊一下,壯壯聲勢,或者打到后面沖鋒一下,打掃戰場還行。 楊威如是說道,“對對對,如果能忽悠官府出兵剿匪就好了,趁他們打得火熱,我們就可以偷偷開溜。” 呂明志怪異地看著他,你這么猥瑣的嗎? 楊威理直氣壯地回視他,死孩子,死道友不死貧道,明白? 秦昭的意見大家都很贊同,但是,他們和袞州這邊的官府沒關系啊。 呂頌梨看著手中薄薄的資料,眉頭微擰,時間太短,他們收集到的消息,都是表面且不全面的。不過也不是沒有收獲。 “明志,你還記得張獻嗎?” 呂明志突然被點名,聽到他二姐的問題,認真地想了一下,終于想起在哪里聽過這個名字了。 “是爹之前在鴻升酒樓噴,不,駁斥嚴華嚴御史時,提到過的,嚴華的弟子?” 呂頌梨點頭,“就是他!” 如今他們腳下這一帶歸袞州通華縣管轄。現任通華縣的縣令不是別人,正是張獻。 不過,張獻只能稱之為嚴華曾經的弟子。當年嚴華這個恩師在收下張獻后,硬逼著對方娶自己的女兒,但是張獻那會已經有了心上人,再加上他本人非常有才華,有些恃才傲物,就拒絕了恩師的要求。 后來張獻就被調去了大黎最邊境最貧窮的縣郡當官去了。不管張獻做出什么樣的政績,都被嚴華用勢力死死摁在原處。可以說,到了這里,兩人已經反目成仇了。 對方因此在邊城縣郡蹉跎了幾年,直到兩三年前,張獻又做出一項政績,嚴華摁不住了,才讓他調往別處為官去了,但也只是平調。 呂頌梨沒想到的是,張獻調去的地方竟然是袞州的通華縣。 袞州通華縣也可以算得上是大黎明腹地了,在這里為官,比在邊境的貧困縣郡容易出政績。 但是張獻可能都沒想到,通華縣竟然窩著青龍寨這一顆難以除掉的毒瘤。 呂頌梨覺得,張獻,可以試著爭取一下。想必,在他的地界里,這青龍寨也是很讓他頭疼的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