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倒數(求月票)-《夏郁的文藝人生》
第(1/3)頁
【粗稿未改】
夏家年夜飯一般是幾家輪著訂,
今年輪到夏郁大伯家,年前很早就在壺梁最大的酒樓訂了個大包房。
兩大桌,一桌長輩的,一桌小輩兒的,菜都很足,標標準準的東北年夜飯。
接到消息的時候,郁蘅女士就跟孟冬通氣兒了,孟冬原本不想去,被郁蘅女士懟了一句,“一家人吃頓飯有啥不能去的,大不了多備幾個紅包就是了,誰過年還吃不起那一頓年夜飯了!?”
啥也別說,孟冬同學又一次被郁蘅女士霸道發言俘虜了。
夏郁一家到的時候,她大伯叔叔都到了,姑姑那邊跟老夏同志約好時間,前后腳也是到了。
有些東西就是各家之間約定俗成的,比如夏郁家一般年夜飯都是跟爺爺家吃,初一回姥爺家。她姑姑那邊因為是老一輩兒的人都不在了,他們這一輩的又都不親和,干脆回娘家吃年夜飯了。
孟冬過來幾家都沒啥意見,還在讀初中小學的小的就更沒意見了。
能多收紅包能有啥意見,看著孟冬臉都笑成一朵花,別提多開心了。
這一年夏郁復出,肯定在家里面有一番小動蕩,但壺梁這個小地方,傳的都是些生活八卦。像夏郁這種演員啊,明星啊,微博啥的,都離得比較遠。
也就夏郁堂兄堂姐他們對這個稍微關注一點,但對這個堂妹沒啥好感——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好,長得好,還能打架,小時候同輩兒的沒幾個能跟她玩一塊的。
前兩年又憑借一部電視劇,火爆親朋好友圈,雖然說是出了事,欠了錢,但最近又復出了。甭管怎么說,同齡人多少都有點出于嫉妒而不樂意親近搭理的意思。
幾個堂弟表妹也是被管束的比較嚴,都是不到大學不可能給配手機的,也就從同學耳邊聽過,自家姐姐是個大明星,但也都被爹媽勒令嘴嚴,不許摻和。
也就夏軼這個憨憨護著她,經常為了這個跟人干仗。
大概是源于父一輩的關系,夏郁姐弟也就跟姑姑家的表哥表妹走的近點。
夏郁表哥也算出息,考了個重本,今年大四,已經確定了保研;大表妹跟夏軼一樣高二在讀,正是叛逆期,瞅了眼夏郁,喊了聲表姐,也就沒說話了。
表妹還是個小豆芽,剛上小學,倒是很親夏郁,用她小孩子的話說,整個家里最好看就夏郁,她多親近親近,都說外甥似舅,她以后也會跟表姐一樣好看。
看夏郁爹媽就知道,兩家的基因不錯,長得都很好,尤其是姥爺家。至于夏郁她爹這邊是繼承了爺爺奶奶的優點,另外的兄弟姐姐就沒那么好命了,但也都長的很不錯。
夏郁樂呵呵揉了揉小豆芽腦袋,“就你最聰明!”又往小豆芽兜里多塞了幾個紅包,看得夏郁姑姑直搖頭示意她不用太寵她,也有另一層意思,怕夏郁破費,畢竟另外幾家也看著呢。
夏郁就收手了,她現在也不富裕,等著過兩天去姑姑家拜年的時候再給也一樣。
夏郁到底還記掛著姑姑的恩情,她就是吃軟不吃硬的性子。
要是你硬是黏上來要打秋風,她可能直接就給你轟出去;可她姑姑就屬于那種,施恩真不圖回報,還刻意保持一段距離,就怕別人說他們打秋風。對這種親戚,夏郁是能還就多還一點。
畢竟她爸媽在壺梁這邊生活,平時能走動走動的除了姥爺家,就這么一個姑姑家了,他們又不樂意去帝都生活,等他們年紀大了,總得有個伴兒一塊養老不是?
象征性給老人拜個年,然后互換一撥紅包,吃了頓飯也就散席了。
回了自己的小家,眾人才自在了,夏郁爹媽邊看春晚,邊在老師群學生群里發光發熱,夏軼趕忙回屋里溫習功課了,距離他姐說的考核也就兩天時間了,能多考幾分算幾分。
看得郁蘅女士嘖嘖稱奇,老夏同志則淡定瞥了一眼兒女,又繼續看春晚了。
孟冬那邊是給親爹媽發了個新年快樂,也沒管回沒回,又去幾個劇組大群收了一波紅包,就去刷微博去了,打算學一學別人的官方粉絲頭子,怎么去替自己愛豆營造圈子,營造話題。
堪稱敬業愛業好代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乡县|
库尔勒市|
万安县|
永城市|
平南县|
股票|
集安市|
富裕县|
承德县|
安国市|
岗巴县|
筠连县|
正安县|
岳阳县|
砀山县|
沧州市|
蒲江县|
南澳县|
上杭县|
出国|
衡东县|
无为县|
龙陵县|
三明市|
综艺|
闽清县|
密云县|
遂平县|
津南区|
江阴市|
南丹县|
玛多县|
伊金霍洛旗|
龙陵县|
隆林|
淄博市|
乌兰察布市|
通城县|
镇雄县|
吉隆县|
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