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好在有樓嵩這個天才在,徐佑才看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希望。 接下來的幾天,兩人將幾乎所有的課余時間,都用在了解決這個問題上。 解決問題的過程,并沒有預想的那么輕松。 其實無論是徐佑列的方程,還是樓嵩編輯的算法,都是沒有問題的。 只是,在計算機有限的計算能力內,并無法完成大量的計算。 也只有在盡可能保證精度的情況下,去對方程完成簡化。 最終,在兩人多次的方案修改之后。 終于制定了一套可行的方案。 而樓嵩的這臺電腦,在經歷了幾十個小時的運算后。 也終于計算出了最終的結果。 “太棒了!這次跟實驗結果只差了兩個標準差!” 相比之前的五個標準差的誤差,這一次的精度,已經有了質的改變。 看到這個理想的結果,徐佑和樓嵩不禁擊掌慶祝了起來。 這雖然只是王相武隨便出的一個題目,但無論是難度還是應用價值,都遠比競賽題目要高得多。 競賽的題目,不管再難,也只不過是出題人精心設計出來,用來考察學生的能力而已。 跟實際問題相比,完全是兩碼的事情。 真正的科研問題,不僅沒有標準的解法,甚至連問題本身,都可能是錯的。 這也是徐佑和樓嵩,第一次有了與科研近距離接觸的感覺。 興奮過后,徐佑開始整理起整個解題過程。 因為不知道利用計算機算法輔助去計算,算不算規則之內。 徐佑特意將兩種方法都在過程中列了出來。 并在計算機算法的部分,留下了樓嵩的名字。 將整個問題的解題過程整理好之后,徐佑添加附件,將文件發送到了王相武的郵箱之中。 …… 晚上,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 王相武想起了之前布置作業的事情。 “看看有沒有學生能做出來吧。” 為了區分教學和科研部分的工作。 王相武有兩個不同的郵箱,分別接收兩類不同的郵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