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陸時羨有點不太確信。
因為這都10月12號了,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物理學獎都已經于10號和11號陸續(xù)公布。
按照以往的慣例,結果應該會在公布前不久告知他本人。
事實上,一般而言除了諾貝爾獎評委會,最先知道誰獲獎的是獲獎人本人。
因為皇家科學院會第一時間會與獲獎人取得聯系。
但這個時間點都已經頒兩個獎出來了,總不能最近化學獎還沒確定下來吧?
這無一不在說明他已再一次落選。
但這個電話無疑將他的心沉寂下去的心再度喚醒了。
不過,理性很快壓過激動。
不急,先穩(wěn)一手。
至少還沒到高興的時候。
因為他清楚在過去因此發(fā)生了不少烏龍。
事實上,來自斯德哥爾摩的的獎項并非只有諾貝爾獎。
典瑞皇家科學院還負責克拉福德獎、肖克獎以及及愛明諾夫獎等三項國際性大獎的評選和頒發(fā),而且時間還一般都在諾獎頒發(fā)之前。
因此不少人將這三項獎的頒獎通知誤認為成諾獎的頒發(fā)通知。
只不過,有一說一。
盡管這些獎都是在斯德哥爾摩頒發(fā),但地位始終無法達到諾獎的級別。
但不管怎樣,現在這個電話還是要接的,不管它是什么獎又或是一場惡作劇。
很快,他停下講課,向臺下的學生說道:“抱歉,我可能要接一個比較重要的電話。”
“所以大家可以先思考思考我剛剛說到的內容。”
說完,他按下接通鍵,極其特別的英語口音從聽筒那邊傳過來,
“請問是耶魯大學的陸教授嗎?這里是典瑞皇家科學院。”
陸時羨已經稍微有些緊張了,呼吸都稍顯的有些急促:“是的,我是陸時羨。”
說完這句話,他才聽到對方繼續(xù)以公式化地口吻說道:“恭喜您已榮獲20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該消息將在今天的官方發(fā)布會進行發(fā)布。”
“請您在12月10日前到斯德哥爾摩參加頒獎典禮及其晚宴,屆時您可攜帶不超過十四人的親屬和您共享這一榮耀時刻,并獲得專屬的獎牌、證書與獎金。“
“祝您愉快!”
這一刻,陸時羨的呼吸停滯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