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短短四個字卻道不盡有多少人的辛酸人生。 許多人終其一生都難以做出什么重大成果。 但這也許不是最讓人絕望的。 要清楚一個觀念,那就是任何前沿的科研方向,都不是只有一個科研團隊在研究。 也許你未曾想象過正當你花費數十年時間和無數科研經費,好不容易看到希望。 就在最后的關頭,你卻突然聽到有競爭對手趕在你之前將成果發布并申請了專利。 那你之前所做的一切功夫幾乎都在化為了烏有。 就像愛因斯坦與希爾伯特在廣義相對論提出前一個月,兩人展開激烈的學術爭鋒。 1915年11月20日,希爾伯特在論文中提出了廣義相對論數學方程。 而愛因斯坦在五天之后,也就是11月25日才提出最終的方程。 兩者的方程相差不多,但存在一個關鍵的區別。 希爾伯特的方程不是真正廣義協變的,而且他沒有把里奇張量收縮。 而最后,榮譽和優先權盡數歸于愛因斯坦。 過了百年,人們大多只都記得教科書里的愛因斯坦,又有誰知道在學術競爭里失敗的希爾伯特呢? 而這,也只是這四個字眾多實例最出名的之一罷了。 還有許多的例子都隱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除了當事人無人能夠知曉。 而科研創新是國際競爭決定性實力的表現。 科學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有國界! 所以與其說這是科研競爭,更不如說是戰爭。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