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在他們看來,陸時羨想投給《自然-細胞生物學》這個想法還是有些冒險。 因為陸時羨現在只是一個無名小卒,他投的論文投到編輯郵箱之后,大概率是吃灰的結果。 誰會放著知名大學教授們的論文不看,去在意一個本科生的成果呢? 這時,張云良倒是給了陸時羨一個好建議。 “陸學弟,你這篇論文雖然比較新穎,但也是二次創新。” “自然子刊固然流弊,但是太不保險了,中間耗費的時間成本太大了。” “為了保險,我看不如投咱們自己人創刊的《cellresearch》。” 此言一出,就連馬玉恒也點頭贊同。 “不錯,《細胞研究》也是sci的一區期刊,今年的影響因子已經到了9.417。” “云良的建議很好,你投它的機會很大。” 陸時羨聽完默然不語,他又何嘗不知道投《細胞研究》大概率能上。 他甚至知道這本期刊在十年后,影響因子就會像坐火箭一樣攀升至20.507。 直接超越《自然》和《細胞》旗下本領域內的許多高端子刊包括《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和《分子·細胞》等等。 甚至連他這次要投的《自然-細胞生物學》也在其中。 可是他有點不甘心啊。 《細胞研究》牛是牛,但也是十年后的事情了。 他現在在上面投的論文并不能跟別的東西一樣,放著等待升值。 錯過這次機會,他真的不知道下次什么時候才能發現能上這種期刊的成果了。 他仔細思考了一下得失。 最終做出和第一次投遞論文時不一樣的決定。 他選擇堅定自己的想法,沒有被他人左右。 “沒事的,就當碰個運氣也好。” “運氣最差不過是拒稿退回來,我再投給別的期刊。”陸時羨對著兩人說道。 他們能做的只是建議。 當事人既然都做了決定,馬玉恒和張云良皆是點頭不再說話了。 告別了他們,陸時羨回去在圖書館找了個校園網好的地方,開始了他的論文投遞工作。 說實話,這個時候他心里也有些沒底。 在細胞生物領域,這本期刊的權威程度僅次于cell雜志。 專業性非常之高,高到什么程度呢? 過稿率非常低,大約96%的稿件在第一輪就會被pass,只有極少數的論文被進入到同行審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