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盧照齡問出之后,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關(guān)寧的身上,這同樣也是他們最大的疑問。 連作四詩一詞,絕非常人能做到,若傳揚出去,絕對會震驚上京城。 可要說是關(guān)世子所作,都要打個問號了。 關(guān)寧微微一怔,隨即自然道:“其實早有涉獵,只不過今日被逼所迫,又看那屏風上風雪寒梅圖而心中有感,思如涌泉……” 這番解釋倒也說的過。 關(guān)世子確實有作詩的經(jīng)驗,但大多都是在青樓花坊。 再說這作詩,也確實講究環(huán)境靈感。 在這等場合,受人懷疑,靈感爆發(fā)……也是有可能的。 只能這么解釋了,雖說有些牽強。 不過怎么看,都覺得有些難以相信。 紈绔世子突變大詩人,這就很不可思議了。 為了避免再多問而露出馬腳,關(guān)寧便起了退意。 “時日已晚,再不便打擾,我就先走了。” “要不再待會,剛才那幾首詩還有不懂之處。” 盧衡雖然經(jīng)商,但也如他父親一般,喜詩愛梅。 “今日已晚,他日再來。” 關(guān)寧堅持,還是離開了,并且盧衡親自出來相送。 看來有這幾首詩,是博得了些好印象,令其刮目相看。 “怎么樣?” 回去路上,靳月問道。 “成了。” 關(guān)寧也沒有詳說,便回到了府上。 一夜無話。 第二日,李炳如往常一樣來兵部上職。 兵部衙門在皇城靠東處,是一處占地極大的院子,各司各房皆在此處。 不過李炳已經(jīng)偏離中心,這一路走來,無人搭理,見之唯恐躲避不及,還小聲議論嘲諷不斷。 人情冷暖。 是啊,他得罪了左侍郎,又罵了尚書大人,誰敢跟他靠的近? 幾日下來,李炳也適應了不少,不過這種感覺還是很難受的,被所有人都排除在外。 他都準備不干了,反正也沒有什么前途,在這混下遲早也會被整死…… 不過前日那位關(guān)世子來找自己的一番談話,讓他燃起了希望。 既然這條路已經(jīng)走不通了,還不如換一條路。 只是這很難啊,一個紈绔世子有這樣的能量? “呦,這不是李大人么?” 就在這時,一道明顯夸張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前方有一人出現(xiàn)攔住李炳的去路。 此人年近四旬,身材偏胖,個子不高。 李炳一陣厭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