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關寧首先看的是最下方的匯總數額,七百一十萬兩。 他暗自心驚。 這幫人可真有錢! 隆景帝時期,官員們貪污腐敗成風,這些情況他都是知道的,但也沒想到如此嚴重,這一詐就出來了。 關寧是查過一些人,但也不可能知道全部,那日在早朝上也就是抓了幾個典型。 呂英是典型中的典型。 把他們都嚇到了,這是直接交底了。 說的名義是朝廷因加建驛站需要籌款捐助,其實就是讓他們上繳黑錢。 關寧明白了。 做皇帝還是要以理服人啊。 一貫的殺伐作風讓他們都怕了。 看這位,就是被他點名的施鴻才捐了九十八萬兩。 不錯,不錯。 關寧一一看下去,只要真心實意捐出的,他并不準備清算。 不能前腳拿錢,后腳殺人,這也太不厚道了。 即位一月有余,關寧大概也摸清楚了,他留下來的人都是有用的人。 或是本身具有干才,或是能夠起平衡派系之用。 這也是他為什么一直容忍王承恩的原因。 朝堂本身就是個黑白不分的地方。 官員們也是如此。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只要在可控范圍就好,關鍵在于怎么用人? 嚴格的來說,關寧最厭惡的不是貪官,而是庸官。 庸官占著位置,碌碌無為,什么事都不干,還真沒有個做事的貪官強。 比如這個施鴻才,就是個治水好手。 在古代會治水的官員都是香餑餑,平常對其也會多有容忍。 還有一個原因是,這些人捐出了家財,也就是被他抓到了把柄。 就拿這個施鴻才來說,有這么多錢,誰都知道來路不正,這就讓他有一個隨時可以處置的理由。 若是他既往不咎,還饒恕了他。 他就會感恩戴德。 上位者御下之道,恩威并施。 “這份名單沒有流出吧?” “沒有。” 薛慶開口道:“只有臣下知曉。” 他當然清楚,這名單意味著什么。 “好。” 關寧對這位國丈還是很滿意的,自己人總歸是靠的住的,而且他的能力也很強。 戶部現在被譽為是六部之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