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喂!叫你們呢!過來搬木柴!”婦人叉腰對著蘇家方向,吭哧憋氣,“……不要銀子!也不白送!先賒給你們,以后有好東西比如藥材、吃的這些,逐一拿來抵債!” 正準備動身上山的蘇家人瞪眼呆滯,“……” “要不要?不要算了!” “要要要!” 男人倚著門框,看著面前叉腰的惡婆娘,片刻后抵唇輕笑。 又遭了婦人回身橫他一眼。 蘇家人沒想到事情還能峰回路轉,婦人竟突然愿意白給他們木柴。 至于賒賬一說,幾乎可忽略不計。 蘇家人自不會想著賴賬,但是能分清真心假意,婦人大抵是兩次言語有悖自覺面子過不去,所以才說出賒賬二字來。 但若他們日后有好東西,定會拿出來還與婦人一家。 出門在外能得人相助,便當感恩。 蘇家人歡天喜地搬木柴,只有甜寶有點郁郁,噘了小嘴。 她剛剛砍了空間里好幾棵好大好大的大樹,頗費了點精力劈好,白干了。 蘇老婦此刻心情好,低頭瞧見心孫女噘著嘴,笑瞇瞇伸出手指在她小嘴上點了點,“咋個還不高興了?咱這次得了人方便,屋子總算能搭起來了,也算有了個容身之處。寶兒不興噘嘴,得人恩果千年記哩。” 蘇老漢也湊過來,樂呵呵道,“你阿奶說得對,記恩還情,方是品德。那位嬸嬸前頭過來說的話雖然不太好聽,實際上也給我們提了個醒,算得好心了。咱甜寶慢慢長大,也需得知曉人情世理喲。” 甜寶小腦袋偏了下,烏溜溜的大眼睛里露出些許茫然。 蘇老婦跟老漢老兩口見狀,皆淺笑開來,“甜寶還小,不懂也正常,以后阿爺阿奶會教你。” 知道小孫女不同常人,老兩口就沒把她當普通小嬰孩來看,尤其當初娃兒把梨隨地扔,已能初窺其性情里透著“莽”,是以老兩口有機會就會教她一些人情道理。 甜寶確實不懂這些。 但是阿爺阿奶教得高興,那她就耐著性子聽一聽。 只要阿爺阿奶一直對她這么好。 那她,愿意當個乖孩子。 蘇家人一個個都是干活的好手,有了足夠的材料,搭個茅草屋壓根不是難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