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真刀真矛的廝殺一場,城內守軍就永遠有僥幸心理。
冷兵器時代無論器械多先進,最終決勝還是要靠人。
襄陽既然是桓溫的老巢,肯定有死心塌地忠于桓溫之人。
不過城墻塌了,晉軍的唯一依仗已經煙消云散,這場大戰基本沒有什么懸念。
戰鼓聲響起。
提著刀斧、骨朵、狼牙棒的前鋒軍死士興奮的向前。
他們并沒有陣列,而是三三兩兩的散開,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又能互相呼應。
刀盾手走在最前,弩手在后警戒,提著大斧、狼牙棒的重甲士走在最后。
若論黑云軍中誰最擅長苦戰、血戰,非他們莫屬,很多人已經四十大幾,卻并不想退役,一輩子廝殺慣了,離開了黑云軍反而無所適從。
他們早已被亂世同化,只有戰場才能讓他們安心。
這時城內的弩機、投石車也開始發揮威力,雨點一般的砸了過來。
黑云將士們并未慌亂,很多百戰老卒頭也不抬,只憑潑風聲就能判斷石頭木頭砸來的方向。
這種時候越是慌亂,反而死的越快。
晉軍的守城器械并不多,毀在梁軍的燒砸之中,付出百余人傷亡的代價后,前鋒死士已經沖上坍塌的城墻。
大斧、狼牙棒很快就跟晉軍的長矛撞在一起,爆出一團團血花。
其他城墻也在激戰。
不過晉軍的抵抗依舊堅決,與黑云甲士仿佛爭奪缺口。
從晌午廝殺到下午,頑強抵抗,憑借城內的巷道與黑云軍反復拉鋸。
很多晉軍都是北方流民,與黑云軍同出一脈,并不缺乏斗志和武勇。
尸體堆積一人多高,傷亡遠高于黑云軍,卻死戰不退。
“兒臣愿率一軍攻城!”李佑拱手道。
“你現在是秦王,不是軍中一都尉,沖鋒陷陣之事輪不到你。”李躍平和道。
李佑什么都好,唯一的缺點就是從軍太早,智略少了一些。
這種心性,在中土混不開,卻適合西域。
西域還是需要一個敢于進取的秦王。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孟寬之事,不要放在心上,以后還會有更多的人倒下。”李躍知道他是受孟寬之死刺激。
“當日若不是虎頭攔阻,沖上去的就是兒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