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紅木的價格在乾都城中,本就一直居高不下,深受那些個達官顯貴的喜愛。 現(xiàn)在...,若是方才那人所言非虛,紅木的價格近期內(nèi)只怕還要迎來一陣飛躍式的猛漲! 夷州本就是紅木的主要產(chǎn)地,基本上大乾境內(nèi)的紅木,百分之八十都是產(chǎn)自夷州。 若是夷州的紅木停產(chǎn),可想而知,這對整個紅木市場都將會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恐怖打擊。 若是這個時候大量囤積紅木,再走一走那物以稀為貴的路子。 只怕是能賣出個天價來! 只不過此事事關(guān)重大,確實不能聽從那人一面之言,還是要多方考證才是。 接下來這幾天,怕是有的忙了。 準確來說,是甄健有的忙了。 這幾天以來,他被李長空派遣出去,大街小巷地、明里暗里打探紅木的消息。 若是明著來,那還好辦,無非是打探消息而已,這事兒他熟! 可偏偏,這事兒得偷摸著來! 這紅木的事一旦傳出去,到手的銀子可就飛了! 所以甄健打探消息的渠道就變得尤為有限,不過,這廝大抵還是有些能耐的。 約莫個三五天后,便興沖沖地找到李長空,神色興奮道:“少爺,這消息八成是真的!” “來乾都的夷州人雖少,卻總歸還是有那么一兩個的,小的一一找上門去,得到的答案,都與少爺從濟世堂聽來的一般無二。” 李長空聞言,點了點頭,道:“給封口費了嗎?” “自然是給了的,他們都是聰明人,知道該怎么做。拿了銀子不辦事,哪里有這天大的好事。” 聽見這話,李長空又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這樣看來,甄健做事還是極穩(wěn)妥的。 “另外,小的還派人去膠州探查了一番。” “這夷州雖說路途遙遠,不便來回,但是膠州近吶!” “而且膠州有朝廷設(shè)的驛站,專門收集自夷州傳回來的消息。” 李長空聞言,起初先是疑惑,略一思索,很快便想明白了。 是有這么回事。 夷州地處偏僻,自古以來,便容易滋生事端,甚至有那么幾年,叛亂不斷。 久而久之,朝廷就想出來個法子,在夷州的鄰州膠州內(nèi),設(shè)立驛站。 夷州知州每月需將夷州大小事宜,傳遞到膠州驛站,再由膠州知州酌情考慮,是否上報。 所以若是論哪里最能打探得到夷州的消息,便非膠州莫屬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