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褒中城,位于褒斜道南邊的終點。 興建于建興九年,是諸葛亮屯糧之所。 經過三天的小心跋涉,劉諭終于帶著手下的親衛,趕到了褒中城。 這一路上穿過棧道,爬過懸崖峭壁,又有好幾個弟兄,因為山勢險峻,導致摔落山崖,粉身碎骨,尸骨無存。 好在一切都已經過去,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之下,所有人終于抵達了褒中城。 當初蜀軍北上出征之時,就是通過此地,進入褒斜道,而后北伐關中,轉眼間就是三個月的時間。 如今秋收都已經結束,劉諭等人才終于返回了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 深秋的風拂動山林,沙沙作響,傳入了劉諭的耳中,仿佛是無數的冤魂在腦海中哭訴。 經過這幾日的折騰,劉諭身上渾身早就一身酸臭,更不用說饑餓和疲憊,更是如同兩座大山,沉甸甸的壓在劉諭的心頭。 就在幾天前,劉諭等人就已經斷糧了,手下的戰馬更是早就被宰殺吃掉或者半路遺棄。 若不是親衛之中有獵戶出身,在深山之中,還能找到水源以及野果,偶爾打到一兩只野味打打牙祭,只怕劉諭一行人,早就餓死了。 魏延在進入棧道當天就醒了,但是看到人群之中并沒有魏昌,魏延好似明白了什么。 這幾日魏延一直沉默不語,一言不發,無論是誰和他說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被他的親衛簇擁著跟著劉諭往漢中而去。 劉諭也沒有再和魏延搭話,畢竟當初選擇突圍,是魏延要走西邊突圍,而把自己丟在了看似最危險的南邊。 如今這個結果,只能說是魏延咎由自取,也許正如柳隱所說的那樣,西邊才是司馬懿真正重重包圍的地方。 看魏延當時的情景,劉諭覺得柳隱應該是說對了,?要不然當初魏延怎么會受到如此重的傷? 甚至連自己的兒子都給搭了進去。 劉諭不再管魏延的破事,和手下親衛相互扶持,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是趕到了褒中城。 可是九死一生的殺回來,還沒進城,卻被一隊蜀軍堵在褒中城外。 只見一隊甲胄分明的蜀軍,趾高氣昂的走到劉諭眼前,大聲道: “奉鎮北將軍之令,敗退回來的蜀軍,不得進城,只允許在城內安歇!” 鎮北將軍? 這不是魏延的官職嗎?魏延什么時候下過這個軍令? 柳隱見面前這名屯長如此囂張,頓時大怒道: “瞎了你們的狗眼,鎮北將軍就在我們身后。” “你敢假傳軍令,有多少腦袋夠我們砍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