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邊說著,應杰一邊走到旁邊的比賽海報前面,等待記者的采訪。
上面是酒店的中央空調,涼快。
央媽的記者作為當之無愧的c位一馬當先:“可以給我們簡單概括一下,今天這盤棋嗎?”
“其實沒什么好概括的,五十手不到就結束了,其實都沒什么感覺,也沒什么戰斗。
本質是個很簡單的死活問題,可能是高永夏九段過于緊張了,沒有看清楚。
然后那一片棋死完之后,這個棋就沒什么下的了,高永夏九段也沒有浪費大家時間,直接就認輸了。
挺好的。”
“我們注意到您今年好像沒怎么參加國內的比賽,包括好像有些邀請賽,你有沒有參加?是有什么原因嗎?”
“是有,我挑獎金高的下的。
哈哈哈,開玩笑的,因為更多精力可能是放在國際比賽上,然后還有頭銜戰嘛。
因為就一直贏,一個比賽贏了就繼續下到底,然后老是下老是下,有點停不下來,對局量就這么上上去了,就沒有時間能參加更多的比賽。
然后精力還是主要放在世界大賽上,國內的棋迷可能更看重世界大賽成績。”
當然了,應杰后面的解釋都是假的,只有前面第一句開玩笑的是真的。
應杰就是看獎金數量、還有平均的對局數量來決定比賽去不去下的。
畢竟大家都是要賺錢的。
就像后世韓國圍甲假裝開放隊伍給中國,讓中國隊派隊參加比賽。
但是給的獎金數量極低,還沒有拔罐王一局的對局費多。
而且時間跨度長,還需要兩國之間來回跑。
一個隊幾個隊員要平分獎金,再算筆賬的話,可能來回飛機票都不夠錢。
誰沒事干去參加這個比賽?
不要說頂尖棋手的,新人棋手都不愿意。
這已經不是打發叫花子了,簡直是要你貼錢去參加比賽了。
有這個錢,我們干脆直接眾籌辦比賽算了,還去你韓國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