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好像我們那里是十稅二吧?” “不對不對,商稅主要還是要看貨物,有市稅和山澤稅之分的。” …… 趙越聽得底下人們的回應聲,略帶嘲諷地搖搖頭。 最后,還是王進起身告知大家:“按大治律商稅征稅環節,分過稅和住稅。凡行商行銷貨物,每千錢課稅二十,叫過稅;凡坐商銷售貨物,每千錢課稅三十。若是有人家自己走商自己銷貨,那么他們就要承擔兩重的稅賦。” 謝辰皺眉,先前喊話的那位青衣書生又道:“那又如何?便是雙重稅,千錢課稅也不過才五十,如此算來,那些商人們豈非是得利頗多?怪不得世人常道商人奸滑,果然如此!” 這些個不通庶務之輩,哪里知道這經商之艱辛? “這位兄臺所言差矣。” 眾人皆齊齊看過來,想聽謝修文還有何高見。 “這雙重稅賦聽起來的確是不重,千錢課稅加起來只有五十,但是諸位,這里的千錢可并非是只商戶所得之利,而是貨物總值。” 謝修文言畢,便拿起桌上的茶壺高舉道:“便如這茶壺,假設其做價千錢,那么便要課稅五十,但是實際上這茶壺可能只能賣到一千二百錢。也就是說,以此茶壺為例,商戶最終的得利為一百五十錢。” 青衣書生又喊道:“那也不少了,只納了五十錢,而獲利一百五十錢,便是再加重一級稅賦,商戶也明顯是可以承擔得起的。” 這話引得了不少人的贊同。 謝修文不由得搖頭失笑:“這位兄臺許是出身富貴,不知民間疾苦。商戶之家不得科舉,更不得為官,那么,他們還要承擔丁稅和瑤役,有些人家因為要外出走商,這瑤役自然也是要拿銀錢來贖的,諸位可知民間一戶人家贖一次瑤役要花多少銀兩?此外,若是有戰亂起,他們還要承擔兵役,一旦上面開始征兵,要么送家中兒郎上戰場,要么拿銀錢贖兵役,諸位又可知這贖兵役要幾多銀錢?” 一眾書生們,又被問住了! 書上沒寫呀! 誰知道贖瑤役贖兵役需要多少銀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