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阿吉站在她身后,幫她捏著肩頭,顧蘭摸摸他的手,讓他也一同坐了下來。 眾人七嘴八舌地問著顧蘭一些問題,顧蘭則面帶微笑,耐心地給他們解答。 為何擦拭酒可以降溫,怎么發(fā)現(xiàn)樹葛能吃的。 村里人不就好奇這些事情嗎? 老班主在一旁觀察情況,他從眾人的聊天中發(fā)現(xiàn),顧蘭雖然是一個少女,也已經(jīng)嫁人,可無論是對郎君還是對外人,都不卑不亢,她懂些醫(yī)術(shù),又善良大方,既然顧蘭想邀請他們一家留在這里,她又對豆兒有好感。 難道,他們家終于要轉(zhuǎn)運了嗎? 雖說杏花村到小龍坎足有一個多小時的路程,但苗青為了救兒子,跑的極快,來回不過一個小時,就把邵老頭給帶過來了。 邵老頭自然帶來了野山參,他經(jīng)常上山,又懂些草藥醫(yī)術(shù),家中的野山參還有好幾根,名貴的藥材也不算少。 “來了來了,邵公來了!” 有人給邵老頭讓路,他一路小跑著跑過來,問了一下顧蘭什么情況,還沒等得到回答,就讓顧蘭先去煮人參湯,他則開始給豆兒把脈。 有真正懂醫(yī)術(shù)的人在,顧蘭自然要退居二線。 事實上,煮人參湯這事也用不得她親自來做,她和阿吉忙里偷閑,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哈欠。 這一下子,估計十里八村的人都要聽一聽她顧蘭的名字了。 雖說顧蘭沒少做好事,可她是個女子,出門不多,在村子里人盡皆知她的名聲,可到了村外,那就不一樣了。 沒想到今天陰差陽錯,竟然遇到了這么好一個機會。 豆兒喝了人參湯,沒過半柱香時間就醒了,這下戲班子一家都放下心來。 因為出了這件事,唱戲也沒法繼續(xù)進(jìn)行,天色漸晚,老班主挨個給村民道歉。 “今日因為家事,耽誤了演出,明日只等我孫兒病好一些,我一定重開演出,就在小龍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