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經過兩三天的浸種催芽,甘蔗已經成功發出芽來,不愧是系統贈送的種子,不過五六日的功夫,甘蔗就已經能夠移栽到地里。 在這段時間,顧蘭一天也沒閑著,一日比一日更忙,北崗村想要種植甘蔗,就必須重新耕田,已經種下糧食的地不能再挖開,那就要開墾新田,開新田這事可不簡單,光是挖土松土,把地里的樹根石頭處理掉就是一個大問題。 幸好小龍坎打造了一些鐵質農具,也不缺青壯年勞動力,十幾人輪流來耕作,既不會太累,工作的也非常迅速。 種植甘蔗需要深耕淺種,寬行密植,提前還要施,這時候又有一個問題出來了。 小龍坎養殖的家禽牲畜太少,這時候種田的肥力基本上靠牲畜,他們種植的土地少,本來還不算少肥力,可光是今年上半年這幾個月的功夫,小龍坎新開墾的土地就有上百畝。 顧蘭也意識到了,村里需要買些牛羊驢子之類的家畜,堆肥是一說,也能大大緩解勞動力短缺的弊端。 可是小龍坎目前的能力來說,需要多少牛羊,能養多少,都是需要計算的。 顧蘭只好找上李二狗,他原本是別村的鰥夫,靠打漁為生,去年因為沒了船,又被顧家人騙走錢,說要把顧蘭嫁給他,結果顧蘭嫁給阿吉,他沒了錢也沒了媳婦,這人臉皮厚,又沒得旁的牽掛,死皮賴臉留在小龍坎,專門禍害顧家人的名聲。 要不是有他搗騰,估計顧家人也沒那么快搬出小龍坎。 這人也不是全無優點,在數學學習能力上,是顧蘭在這個時代見過最厲害的人。 李二狗這人吧,在生活上能吃飽穿暖就行,住哪都無所謂,哪怕漏風漏雨都可以,因此一旦愛上算數,他很快就沉浸在這方神秘的、尚未被人踏足的世界。 別人在村里走著,看山看水,他看山看誰,腦子里想著的皆是數學。 顧蘭怕他瘋魔,也想著這是個不可多得的奇才,肯定會派上大用場,就給他安排了住處,和劉班主以及十幾個收養回來的孩子住一起,看著他按時吃飯,也省的餓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