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允熥憋了三天,也沒憋出一本符合大明主流價值觀的培訓教材。 最后他只能這兒摘幾句,那摘幾句,搞出一個忠君愛國為核心,為大明老百姓謀求福祉為宗旨,同時代表大明最新生產方向為依托的大雜燴。 在朱允熥閉門造車的這些天里,被他扔到希望學堂改造學習的官員可受苦了。 因為學堂沒有教材,高明這個班主任就只能每天帶著他們進行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上午犁地,下午挖煤,累的他們叫苦不迭。 在為期三個月的輪換改造學習結束后,影響大明后世的稅制改革正式開啟。 大明正式取消實物稅,改成統一制式的銀幣、銅幣進行結算。 官紳一體納糧,取消一切官員階級特權。 不過在這個基礎上,官員的俸祿得到極大的提高,并且加入了退休金養老機制。 即使如此,這條政策在全國范圍內依然引起軒然大波,遇到了基層的各種抵制。 對于這種情況,朱允熥只是將老朱給抬了出來,凡是遇到抗拒新法的官員,就將名字寫到死亡名單里交由老朱處置。 老朱也是來者不拒,只要朱允熥敢寫他就敢殺! 在殺了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后,這條延續了千年的弊政終于被徹底取締。 時間一晃來到洪武二十七年大年三十。 因為最近兩年一直在忙活新政的事,老朱連生日都沒怎么過,新年就更是敷衍湖弄了。 朱允熥也沒時間,每天都將自己埋在書山文海之中。 他現在有點明白老朱為啥那么忙碌了,真是權利越大,責任越大。 稍微有一點盯不住,底下的人就敢給你亂來。 因此,他也養成了事事躬親,一日三問的習慣。 哪怕是年三十,朱允熥依然要批閱上百份奏章,忙的他連個安生年都過不好。 老朱心疼大孫,特意帶著餃子來找大孫一起用膳。 然而,一進入清冷的文華殿,老朱的不悅的皺起眉頭。 “怎么這樣冷?” “你們都是死人嗎,不知道給咱大孫多放幾個火盆!” “回陛下,皇太孫不讓……” “不讓?” 老朱大步流星的越過眾人,來到朱允熥所在的書房,看到大孫坐在書桉前批閱奏章,給這老頭心疼壞了。 “大孫啊,平時忙點也就罷了,今天可是過年,你咋還給自己找這么多事!” 朱允熥聽到老朱的聲音,趕忙起身問道。 “皇爺爺,您身體好點沒?” 老朱聞言笑呵呵的說道。 “好多了!” “咱的身體不用你擔心,反倒是你要照顧好自己,你爹那個憨憨,就是……就是……” “嗨!” “大過年的咱提他干嘛!” “晦氣!” 老朱走上前,蠻橫的將大孫手里的筆搶下來,然后拉著大孫的手去了偏殿。 在進入偏殿后,老朱依然覺得過于冷清了,又命人抬進來幾個火盆。 “你也是的,咱大明再窮還能少了你這幾盆炭?” “再者說,煤球那玩意就是你鼓搗出來的,幾文錢一個的玩意,你省那個錢干嘛!” 朱允熥聞言嘿嘿笑道。 “孫兒怕房間燒的太熱犯困,這才沒讓他們點火盆的。” “不過,皇爺爺若是真心疼孫兒,不妨將太子府讓出來吧。” “您那邊舒坦呀,孫兒重修的時候提前布設了暖氣管道,暖氣一燒比多少個火盆都管用!” 老朱一聽這話,老臉頓時羞紅。 “咱好不容易住慣了,才不跟你換哩!” “要不你把乾清宮翻修一遍吧,也把你說的那個暖氣加上去?” 朱允熥聞言想了想,隨即搖搖頭道。 “算了!” “等過幾年翻修金陵城的時候,咱們重新選址再建個皇宮吧。” “啊?” 老朱一聽這話整個人都不好了,他最怕花錢,尤其是修建宮殿之類的東西,那可是非常的勞民傷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大孫,你別看朝廷有點盈余就瞎折騰。” “咱們這宮殿不是挺好么,干嘛要重建?” 朱允熥聞言沒回話,只是從一堆奏折里挑出一封海藍色封皮的奏折遞過去。 “皇爺爺您看看這個吧。” 老朱接過去一看,只見奏折上寫著朝鮮北王、朝鮮中王,朝鮮南王、日本北王、日本南王、源道義、安南、琉球等幾十個國王要在明年三月份覲見大明皇帝陛下及皇太孫殿下…… 老朱匆匆看完后滿臉的震驚。 “這么快就搞成了?” “當然!” “分裂他們本來就不費事,只要把艦隊派過去,朝著岸上放幾輪炮就行了。” 朱允熥在執行新政這兩年也沒閑著,靖海軍經過兩次擴建,現在已經是一支擁有五萬人的海軍。 他充分采納了張宗浚的計策,對藩屬國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 同時,他還對藩屬國實行漢武帝創立的推恩令,大封王室子弟為諸侯,進一步削弱他們的國力,為將來兵不血刃的吞并他們做準備。 在這基礎之上,他也沒忘了對遠洋的探索。現在大明的艦隊,已經可以從金陵出發,繞過非洲的好望角,到達遙遠的地中海,并且與那里的商人直接貿易,賺取更高的利潤。 他之所以沒有進行環地球航行,主要是因為遠程通訊設備沒能達到量產,始終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 一旦攻克無線電技術,他將直接開啟環球航行,并直撲美洲大陸。 老朱在聽到大孫的話后,一邊驚訝于大孫取得的傲人成績,一邊不屑的撇撇嘴。 “一些土王而已,還用得著蓋個新宮殿招待他們呀?” “皇爺爺,您沒看奏疏的最后一句吧?” “啥?” 老朱趕忙翻到最后一頁,將目光落到最后一句上。 “諸藩請求為永例!” 第(1/3)頁